毛筆繪畫《孫子兵法》<br>擊敗全球146對手 港漫畫家揚威

毛筆繪畫《孫子兵法》
擊敗全球146對手 港漫畫家揚威

【本報訊】日本外務省設立的「首屆國際漫畫獎」,吸引全球26國家地區達146個作品參賽,香港漫畫家李志清憑作品《孫子兵法》(又名《孫子攻略》)擊敗所有對手,勇奪得國際漫畫獎;而本港另一名女作家Kai也憑作品《十五二十》獲獎勵獎。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昨公佈結果時稱讚李志清的畫風,媲美日本著名漫畫家池上遼一。記者:蔡朗清、翁煜雄

李志清位於銅鑼灣的畫室從來沒試過這樣擠擁,傳媒昨日絡繹不絕前往追訪,他處之泰然對記者講述感受說:「今次獲獎證明漫畫都係藝術。」

兩年時間升為主筆

李志清並非自幼埋首「刨」漫畫,反而愛翻閱油畫畫冊,18歲加入漫畫界,閒餘習西洋畫,「有技術,先有藝術。」他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升為主筆,首冊漫畫《無名英雄》售出逾萬本。創作《三國志》及《孫子兵法》前,他其實是「鬼古王」:「出版社淨係要我畫鬼古。」他遂與出版社文化傳信「拗數」,成功推出融合鬼怪與武俠的漫畫《驚神》及《烈神》。日本雜誌社來港揀蟋時也因該兩本漫畫,邀他創作《三國志》。
《三國志》是首本在日本發行的港產漫畫,93年在日本售賣即一紙風行,更演變為電腦遊戲、figure等。《三國志》已有水墨畫風格,但他95年創作《孫子兵法》時師從國畫家關應良,其後部份繪圖索性以毛筆繪畫,「毛筆更有詩意、神韻。」李志清創作10冊《孫子兵法》共花了10多年,長年俯首繪畫漫畫,令他數年前患上頸椎病,不過他並沒有放棄繪畫,「畫多啲油畫囉,唔使低頭嘛,或者教畫畫。」
李志清又說:「年輕時候,自己氣盛比較接近孫子,但年紀大咗,反而喜歡孔子。」至於會否創作《孔子》,他神秘兮兮笑說:「唔可以透露。」

採港式電影分鏡法

文化傳信副總經理何慧萍表示,李志清《三國志》在日本發行至今售了數十萬冊;而《孫子兵法》今年初在日本發行五部,銷售了數萬冊。
文化評論員彭志銘指出,李志清以出眾的水墨畫畫風在港漫畫界鶴立雞群,又採取了港式電影分鏡處理場面,打鬥充滿動感,加上以中國歷史故事做題材,故可力壓外國對手。
日本外務省設立「國際漫畫獎」,只邀外國漫畫家參賽,用於表彰外國漫畫家的優秀作品,設一個國際漫畫獎及三個獎勵獎,李志清的《孫子兵法》以深入淺出的筆調描繪中國春秋時期著名武將孫子一生,受到評委的好評而奪大獎。

李志清簡介

筆名:清兒
出生:1963年
職業:土生土長漫畫家,有為報章繪畫政治插畫、金庸小說插畫
作品與榮譽:水彩作品曾入選1992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91年出版《三國志》,是香港首套與日本機構合作及在日本發行的漫畫
其他暢銷作品:《孫子兵法》、《水滸傳》、《包青天》、《無名英雄》、《怪異集》
資料來源:李志清、文化傳信

話你知:被列優良課外讀物

李志清的《孫子兵法》改編自中國兵法家孫武的同名作品。孫武生於東周末期亂世,他將一生智慧及心血集成13篇兵法,分別是始計、作戰、謀反、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離間。李志清透過漫畫杜撰、神話式手法改編的《孫子兵法》共分10冊,由95年發行首冊始計篇至06年發行最後一冊的完結篇。在台灣曾被行政院新聞局列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李志清以中國歷史漫畫《孫子兵法》(又名《孫子攻略》)在日本創出一片天空,為港人爭光;右為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