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地中間人最常打探的一個名字叫「陳方安生」。問她是否參選特首?問她是否上街遊行?問她是否幕後為泛民主派發功。01年提早退休沒有影響其江湖地位,挾「香港良心」美號,陳太始終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牽一髮足以動特區全身。坊間都說,如果吞聲忍氣一點,協助前特首董建華推銷高官問責制,今天穩坐特首寶座的,應該是她而不是曾蔭權。可惜她認為這個擺在眼前的新制度,沒有一點勝過舊時,「對唔住,我真係做唔到(推銷)」。
「董陳配」的貌合神離,誰敢再說是空穴來風?記者:許偉賢 莫劍弦
在97年回歸前夕,時任布政司的陳方安生成為《新聞周刊》其中一期封面人物。封面稱譽她為「香港鐵娘子」,文章引述外國傳媒讚揚她為「香港良心」;數特區最有影響力高官,捨她其誰?
中央自然都看到,否則回歸初期也不會起用這位被左派打成「港英餘孽」的異種,擔當首任政務司司長,協助沒有從政經驗的董建華一統特區。只是,出身背景本來就不同,公務員與商人的思維更是「大纜扯唔埋」。一切還可以忍一忍,直至董建華堅決推行新創的高官問責制。
「我唔係戀棧舊時」
「我唔係戀棧舊時、唔係要一成不變,但係變之餘,喺管治方面一定要有更好嘅制度取代佢;但係高官問責制有邊一方面勝於舊時呢?」當了39年政務官的陳方安生接受訪問時,大方承認01年是因為問責制提早退休,認為在特首與立法會還不是透過全面普選產生的架構之下,高官問責制根本不能對市民問責,「特首親自挑選呢班人,向邊個問責呢?第一就梗係向特首問責,而唔係向普羅大眾問責啦。」
向為公僕之首的陳太,看到當時的公務員都視鐵飯碗為終身事業,叠埋心水履行本份,「到今時今日,市民仍然比較信任公務員,就係因為覺得佢哋無私,同工商界無千絲萬縷關係」。明明毋須作翻天覆地大手術,可是在政府內沒有班底的董建華,卻覺得未獲公務員充份支持,甚至覺得意見不合,堅持引入外來局長從旁協助。
「過唔到自己嗰關」
陳太默認不少人與董建華意見不一,但「意見唔同係好自然亦好需要,唔係用咁多錢請啲高官返嚟,唔通淨係想養埋一班應聲蟲咩?我哋嘅工作方式係直言進諫。」公務員體系最大好處是上情下達,令政府制訂貼近民意又被受落的政策。這幾年陳太看到的卻是另一面,「有時政黨、市民一嘩然,政府又話收番,證明政府根本無經過深思熟慮就拋出嚟。以前邊係咁?」
這些觀點,董建華自然聽過,自然都沒有聽進去。「董陳配」最終維持了四年時間便終止,陳太也由此結束39年官場生涯。她說與董建華不是不和,只是合作上意見不合。卸任後都有聯絡,沒有從此恩斷義絕。
別人都說當年她不辭職,就有望05年補選成為特首,陳太倒是沒所謂:「既然我認為呢樣嘢係錯,唔可以出去推銷,又唔可以公開同特首作對,我就情願自己請辭。如果我選擇留低,就要推銷我永遠唔相信嘅制度,過唔到自己嗰關。」
01年退休後一直保持低調,至05年底忽然高調,公開支持爭取民主,生平首次上街,與市民一同參與爭取雙普選大遊行。06年7.1再見她的影蹤,彷彿一切都為參選特首而鋪路;尤其,她那句「見步行步」,曾經引來不少哄動。最終左派發現是「虛驚一場」,指她肯定是「錫身」怕輸才退縮。
「唔關錫唔錫身事」
猜錯了,陳太說。「其實唔關錫唔錫身事;𠵱家遊戲規則,我無興趣參加(特首選舉)。」維持自由身,好處是「幾時鍾意講嘢就講嘢,幾時鍾意採取行動就採取行動」。當年任內不能高舉民主旗幟,只因不同崗位有不同職責,「我做經濟司時,民主發展唔係我職責,唔通我隨時隨地出來話要支持民主咩?」她指任職政務司司長期間,已經遵照《基本法》規定發展民主,反是有些人沒有注意:要求說她忽然民主的人拿出證據來。
十年路,不易走。陳太由官場走入群眾,與大家一起大汗淋漓的上街,她的小小奢望,不過是香港這個中國其中一個小地方,繼續享有應有的民主、自由、人權與開放;所有遊戲規則要公平公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她最不想看到的,是香港獨特性盡失,淪為與國內無異的其他省市。今年7.1肯定再見她。內地中間人,毋須再大驚小怪。
【回歸10年倒數2日】
陳太講話……
特區發展
高官問責制
「我唔係戀棧舊時、唔係要一成不變,但係變之餘,喺管治方面,一定要有更好嘅制度取代佢;但係高官問責制,有邊一方面勝於舊時呢?某程度上仲削弱咗舊時公務員行之有效嘅文官制度。」
中央干預
「頭嗰幾年中央的確無干預,但自從03年50萬人上街,中央控制強咗,近期吳邦國言論係一例,市民要繼續和平地表達心聲。」
個人榮辱
參選特首
「唔關錫唔錫身事;𠵱家嘅遊戲規則,我無興趣參加。」
忽然民主
「有乜證據話我忽然民主?我喺做政務司司長嗰幾年,都喺幕後遵從《基本法》循序漸進發展民主;我做經濟司,民主發展唔係我職責,唔通我隨時隨地出來話要支持民主咩?」
港英餘孽
「回歸後好多人鍾意標籤人,你哋都聽過啦:陳太嗰班成班都係港英餘孽,喺某啲人眼中,唔應該挽留我哋;我一直好有耐性,唔會敵視佢哋。」
點評特首
曾蔭權
「曾生係公務員,喺管治方面,政治觸覺上勝一籌,亦有市民認定特首有效具備嘅條件。」
董建華
「董生係好厚道、無私心,一心為港服務,但某程度上力不從心。我同佢唔係不和,只係意見不同。」
陳方安生簡歷
出生日期:1940年1月17日
出生地點:上海
家世
祖父方振武為國民黨抗日名將,父親方心誥是紡織商人,母親方召麐是國畫大師,叔父是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堂妹是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
陳太在家中排行第二,長兄是方曼生律師,弟弟是骨科醫生方津生
1963年下嫁陳棣榮,育有一子一女
生平及仕途
1948年:舉家到香港定居
1957年:畢業於嘉諾撒聖心書院
1962年:畢業於港大英文系,隨即加入政府當政務主任
1970年:升任助理財政司
1984年:擢升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成為開埠以來首位女署長,任內曾因強硬態度處理「郭亞女事件」被抨擊
1987年:升任經濟司,為首位女性華人司級官員
1993年:成為開埠以來首位華人布政司
1997年:出任特區首位政務司司長,被傳與特首董建華貌合神離
1998年:因新機場開幕混亂被立法會議員要求引咎辭職,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2001年:年初被總理錢其琛邀請上京述職「訓話」,其後宣佈提早在同年4月30日退休,結束逾38年公僕生涯
2005年:首次上街參加12.4爭取民主遊行,被指有意競逐第三屆特首
2006年:首次參加7.1遊行,於年底宣佈不參選特首,但成立政改核心小組推動普選
2007年 發表政改建議,並在訪問中承認因不滿問責制而退休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