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最終定義,就係要肯犧牲」

「愛國最終定義,就係要肯犧牲」

陳方安生回歸後擔任首位政務司司長,可是由她在任至離任,親北京陣營不斷攻擊陳太是「港英餘孽」、不愛中國。回首過去,陳太不介懷那些挑撥離間,她由始至終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但陳太認為,毋須刻意強調「中國人」身份,也毋須搞那些牽強的愛國教育,「愛國最終定義,就係要肯為國家整體利益犧牲。」

一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陳太談到親北京陣營中人經常離間她與中央,沒顯露一絲憤怒,只帶着淡然笑意說:「永遠都有人挑撥離間,回歸後好多人鍾意標籤人,你哋都聽過啦,陳太嗰班成班都係港英餘孽,喺某啲人眼中,唔應該挽留我哋。」陳太認為,這些挑撥離間對香港沒有好處,應該是放下的時候:「以往各種,孰真孰假恩恩怨怨都應該忘記,大家攜手合作為香港全體謀求福利,咁先製造和諧社會。」
陳太不諱言一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我不嬲覺得自己係中國人,對國家幾千年發展引以為榮,中國在國際政壇上越加扮積極建設性地位,我好認同。」可是她對回歸後有人要在港大搞愛國教育,常把「我是中國人」掛在口邊,顯得不以為然,認為國情教育毋須牽強,要發自內心:「奇怪點解要凸顯自己係中國人、上海人唔會話自己係中國上海人,我哋話係香港人,又有乜咁出奇?」
陳太認為,愛國不等於「樣樣國家發生嘅事我都認同」,她認為真正愛國,在於願意為國家犧牲:「愛國最終定義,就係要肯為國家整體利益犧牲。」
雖然陳太自問愛國,可是直到今天北京仍對陳太存在戒心,每遇重大政治事件,北京必定派人打探其政治動向,陳太聞言即大笑:「或者北京覺我喺香港仲有些少影響力,雖然退休已經六年,有時唔識嘅人都上前叫我幫佢講說話,呢個係最大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