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理雅別了首相府<br>出使中東 促進以巴和平

貝理雅別了首相府
出使中東 促進以巴和平

長達10年的貝理雅時代,昨日(周三)畫上句號。隨着他向英女皇請辭,他隨即搬離首相府,消息人士更透露他會宣佈辭去下議員職位,告別英國政壇。但他的政治生涯不會就此畫上句號,而是換上另一個新職位──中東特使,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出謀獻策。

貝理雅出任首相的最後一天,倫敦有反戰示威者高舉抗議牌送別他。他昨天出席最後一次國會答問會,回答議員的質詢時坦言,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對困境的英軍感到「難過」,但拒絕為參戰認錯,強調英軍的努力不會白費。他說,他們是「為國家而戰,為全球而戰,對付那些刻意摧毀我們生活模式的人」。

「祝朋友和敵人安好」

演說完了,全體議員都站立鼓掌,外相貝嘉晴(MargaretBeckett)一度抹拭淚水,貝理雅也控制着情緒說:「我祝所有人安好,包括朋友和敵人。」之後一聲結束就揚長而去,返回唐寧街10號首相府道別。
在首相府外階梯,首相府人員和助手列隊鼓掌,又來張大合照,貝理雅向大家說了聲再見,正式告別住了10年的首相府。首相府內屬於貝理雅家人的家具、跑步機、健身腳踏車和大床,統統搬走,運往他的新居。首相府外,有反戰示威者,但也有歡送貝理雅的民眾。
告別首相府後,他和夫人彭雪玲坐着首相專用的豪華裝甲房車Pegasus前往白金漢宮,向女皇請辭。他與女皇會晤了25分鐘後離去。走的時候,換上另一輛座駕,首相專車留下由新任首相白高敦專用。
貝理雅其後立即飛回他的政治生涯起點塞奇菲爾德(Sedgefield)選區,跟當地工會議員開會,消息人士透露,他屆時會宣佈辭去議員一職,令他成為繼艾登(SirAnthonyEden)後,首位離開首相府後即宣佈辭去議員一職的英國首相。
他完全告別英國政壇,並不代表閒着沒事幹,他向愛爾蘭總理埃亨(BertieAhern)透露,已接受由聯合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組成的四邊集團提供的中東特使一職,年薪12萬鎊(187萬港元),負責調停以巴衝突。四邊集團稍後會正式對外公佈這項任命。在以巴問題立場上,他支持「兩個國家方案」,即讓巴勒斯坦人立國。

陽光燦爛變頭髮灰白

貝理雅出任英揆10年,由100年來最年輕、最陽光燦爛的首相,變得頭髮也灰白,額上皺紋越來越深刻。10年執政,他有功有過。功是他將工黨帶離福利政策傳統、促成北愛爾蘭和平、給英國經濟帶來10年榮景等。但他誇大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情報,以求聯美攻伊,令他聲望下滑,更被揶揄為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搖尾狗。
依依別離,作為貝理雅做首相的最後一個訪客,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給他餽贈結他,這是曾是搖滾青年的他上任以來收到的第四個結他。
路透社/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

貝理雅執政10年大事表

02/05/1997
43歲,領導工黨在大選勝出,成為自1812年以來最年輕首相

31/08/1997
戴妃在巴黎車禍中喪生後,皇室冷漠,令人民不滿,他稱呼戴妃是「人民王妃」,挽救了皇室的信心危機

10/04/1998
促成北愛爾蘭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達成和約,分享權力

24/03/1999
參加北約空襲塞爾維亞行動

20/05/2000
彭雪玲誕下么子利奧,令他成為150多年來首位成為爸爸的在位首相

08/06/2001
率領工黨在大選中連任

07/10/2001
鎖定9.11襲擊主謀拉登在阿富汗後,派兵和美軍一起攻擊阿富汗

19/03/2003
不理國際反對,堅決和美國一起攻打伊立克

26/05/2003
BBC引述政府專家凱利指摘政府誇大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的情報,作為攻伊理據;凱利其後自殺,輿論抨擊他害死凱利

05/05/2005
工黨第二度連任

06/07/2005
倫敦奪得2012年奧運主辦權

07/07/2005
倫敦地鐵和巴士遭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56死逾700傷

21/03/2006
被揭發接受政治捐款,換取向商人授勳的醜聞,警方展開調查

07/09/2006
在白高敦發動逼宮行動下,宣佈一年內下台

14/12/2006
在鬻爵醜聞中接受警方問話,成為首次接受刑事調查的在位首相

10/05/2007
宣佈在6月27日卸任

27/06/2007
向英女皇請辭,將出任中東特使

法新社

貝理雅踏出唐寧街10號後,就一去不復返,結束他10年首相的政治生涯。路透社

貝理雅(紅圈示)昨天在國會答問會中答完議員的提問後,所有議員站立鼓掌,向他作最後致敬。
路透社

貝理雅昨天在國會臨別時,向各人祝福,而與他有不少恩怨的白高敦(左)則在旁聆聽。美聯社

當貝理雅的車隊正式離開首相府,示威者一邊舉起標語牌,一邊高喊反對他的口號。美聯社

搬運工人為貝理雅家人將健身器搬離首相府。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