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這麼近那麼遠的回歸慶典 - 李平

盡論中國:這麼近那麼遠的回歸慶典 - 李平

從內地報紙、網絡看到《香港:回歸就像過節 已舉辦800項慶祝活動》這麼一條新聞時,不由得苦笑,感覺就像張學友的歌所說的「這麼近、那麼遠」。原來,回歸要像過節;原來,本地已有那麼多慶祝活動。

港人冷淡內地興奮

內地網絡有關香港回歸的話題相當火爆,新浪、騰訊、搜狐、網易各大網站都推出專題,以「香港+回歸」在百度新聞搜索,多達26萬條,各大網站上的網民留言數以萬計。只是,身邊的人,香港討論區上的網民,怎麼好像都跟我差不多,感受不到過節的氣氛、沒有過節的心情呢?
兩地網民的關注點,明顯不同。在香港討論區,網民關注的回歸後四件大事,包括金融風暴、沙士、七一大遊行和董建華下台、普選時間表,對於殺到埋身的回歸慶典,則一於少理;但內地網民最關注的三件事是:中央任命新一屆香港問責局長、國家領導人將訪港、香港大學願向北京今年的高考狀元提供全額共56萬元獎學金。
香港回歸十年,為甚麼令港人感覺「(地點)這麼近、(事件)那麼遠」,反而內地民眾表現興奮、覺得「(地點)那麼遠、(事件)這麼近」呢?有人將港人對回歸慶典的冷淡,歸結於國家認同感的低落。如果說,國家認同感的差異是一種文化的差異、是一種民主自由意識的差異,那麼,香港保留了這點差異,相信是好事。

文化差異留下溝壑

內地網絡論壇有敏感字詞過濾系統,有版主負責審查言論,有網托(官方僱用的網絡寫手)大唱讚歌,甚至為即將來港出席慶典的胡錦濤高呼「胡主席萬歲」,但仍有網民突破禁忌,發表另類留言。有人就中央任命香港問責局長調侃說:「任命布殊同志為美利堅省省委書記,任期5年。」有人不滿港大:「香港的大學赤裸裸地討好北京,只不過是為了換取北京的政策傾斜。」也有人說:「全國人民想看的是台灣回歸慶典。」
內地與香港之間,當局與民眾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文化和理念的差異所留下的溝壑,讓我對張學友的歌感受更深:「我想伸手拉近點,竟觸不到那邊,就欠一點點,但這一點點,卻很遠,觸摸得到,揣摩不到,這麼近,那麼遠……」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