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鐵報告:接駁內地高速鐵路網,廣深港高速鐵路,十一小時可達北京……
在進步的世代,時間省得更多,生活過得更舒服;相信不少朋友都捱過坐硬卧三日三夜始達北京的歲月。
筆者坐過硬座從里斯本到馬德里,再換坐從馬德里到羅馬的火車旅程;那時年少,未曾經歷過更好的,沒有感覺難過,回想過來,都甘甜。沒有Expectation,從秘魯到智利到玻利維亞再回秘魯,除了最後一程Cusco到利馬乘飛機外,一直坐大巴,然而那些大巴位子舒服,行李安全,還有過得去的廁所,比想像中進步,感恩;沿途風光如畫,真正回到「旅行」。
走了一轉十萬八千里外遊,看到往北京將會如此方便,心中反而老想着能遊中國快點看多點,進步只會帶來風景愈變商業化,趁交通未便路途遙遠,中國一些山水人文仍可見到原貌。各位朋友趕快上路,珍惜眼前風景,不消多久,一切全球化,網上化,去當地等於家中上網。
老實說,走了一小轉南美,驚艷絕對說不上,古蹟也不見得讓人落淚,民間衣着基本上已大革命,看着大部份,尤其年青的印加婦女放棄了傳統,從西班牙古裝轉過來的色艷衣裳,轉穿美國模式悠閒運動裝,深棕皮膚個子矮胖,一個個活像上街買餸的菲傭印傭。今天青藏男女的衣着仍可見傳統味道,請快快上路,不久的將來肯定又是那種無色無味大路集體美式粗糙運動裝,再雄偉的風景少卻一方水土獨特服式襯托,人文味道燉不出來,那景色就是未得傳神。
是職業引致自己對生活衣裝敏感,還是民族服裝憑山水滋潤相互輝映?曾經,摩洛哥人及西奈半島班度印游牧人的風擺長袍,檳城的沙龍,湘西的苗服,藏僧的磚紅袈裟,西西里島老婦一色黑色衣裙……都曾是自己旅途上最感動的風景;這次南美小遊,那番過去在陌生旅途上得着的異國情緒竟然未見翻騰,感情是沿途網吧處處,人們生活極度美式全球化,就似美國遊。單憑山水得着仍是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