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社交網絡Friendster起落 - 阿股

矽谷手記:社交網絡Friendster起落 - 阿股

Friendster是社交網絡的始祖,成立於02年,在短短1年內會員激增至200萬人,曾經在03年被Google提出以3000萬美元收購,但卻遭創辦人JonathanAbrams拒絕。這家曾經是矽谷神話的公司,現已經淪為一間苟延殘喘的dot.com。這次讓我們看看Friendster的失敗原因和經過。

優點變成缺點

Friendster提供一個創新的交友意念,主要是透過共同朋友來結識更多朋友。這種概念比起一般的交友網站比較容易接受,原因是透過朋友介紹總比與一個陌生人交往來得自然。不過,這個令Friendster一炮而紅的優點,後來亦成為拖累Friendster的缺點。Friendster用戶登入時,Friendster在背後作一輪運算,把用戶的朋友網絡計算出來,初期用戶較少的時候問題還不大,後來Friendster用戶越來越多,運算時間變長。與此同時,同類網站湧現,Friendster的登入問題令不少用戶紛紛過檔。
現時獨令風騷的社交網絡MySpace亦是這個時候開始冒起,MySpace譯成中文是「我的空間」的確名副其實,它的用戶有更多自由度。隨便看看Friendster用戶的網頁,可謂千篇一律-相片個人、簡介、朋友的評論,毫無創意。反觀Myspace幾乎每一個會員的網頁都獨一無二,會員可自己設計網頁的排版,甚至可以把歌曲上載到網頁上,這正好迎合年輕人的需求。諷刺的是現在Friendster在這方面反過來抄襲MySpace。
社交網絡的會員亦不時瀏覽其他會員的資料,Friendster的用戶卻被局限在瀏覽共同朋友的會員資料,其他社交網絡則無這個限制,這亦是令Friendster流失會員的原因之一(現Friendster已經取消這限制)。此外,Friendster亦對會員採取嚴厲的管制,例如虛假戶口會被刪除,以往曾出現的肥彭和董伯伯等現在已消失。反之在MySpace可找到自稱成龍、王家衛等網頁。Friendster因而觸怒了不少用戶,令其進一步邁向失敗之路。

管理層各自為政

除了策略失當外,管理階層亦一團糟,當Friendster得到創投基金注資後,引入很多明星級的管理階層、包括前雅虎總裁TimKoogle。豈料各管理層有着自己的理念,結果導致公司沒有明確方向。當時社交網絡最流行的存放音樂、短片功能亦完全欠奉,最後創辦人Abrams更被踢出局。去年Friendster的資金差不多耗盡,後來得到新注入才得以苟延殘喘。最近Friendster在亞洲大受歡迎,它將用甚麼策略來扭轉局勢呢﹖大家拭目以待!
阿股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