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旅行,我們常笑日本人的腦子是方的,沒有轉圜的餘地,做事一板一眼,出了板眼,便無所適從。
在日本,你不會聽到什麼「幾個堅持」這樣的口號,但「堅持」都在日本人心裏,堅持傳統,堅持處世態度,堅持一板一眼做事,堅持頑固。
這跟中國很不同。
在中國,最多的口號就是「堅持什麼什麼」:「堅持社會主義路線」、「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中央首長想要搞些理論出來讓大家說話,一定少不了多少個多少個「堅持」。
這就令人想到,只有做不到的事情才要喊口號,做得到,就不用講了。日本人的「堅持」都在骨子裏,行為在無形中有一個規範,天天照着規範做人行事,用行動表達了他們的堅持。
跟日本人的「方腦子」相比,中國人的腦子太圓滑,因為圓滑,就很難堅持,什麼事情,一碰就滑了過去,如果堅持要「堅持」,那就要花很大的氣力,去跟圓滑較勁。
所以,儘管我們的口號喊完又喊,常在嘴巴上,刷在圍牆上,印在文件裏,但因為我們的腦子太圓,弧線太滑,沒有着力點,再要如何「堅持」的事情,一碰上腦子裏順滑的弧線,就滑了過去,堅持不成了。
中國人當然也有一板一眼的時候,那是當被別人觸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中國人是非常一板一眼的,有時甚至封板堵眼,一點都不含糊馬虎。但是,當利益已經成了囊中之物,中國人的處世態度就特別寬鬆,非常興之所至,非常有轉圜有商量。
這一點,日本人太不及中國人,他們大多數是社會上擰得死緊的螺絲釘,保證了社會機器的運作,而中國人則太多自我發揮的「藝術家」,不顧社會運作,只顧自我創作或者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