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萬兒童家居意外傷

年6萬兒童家居意外傷

【本報訊】黃大仙一名8歲女童昨在家中被晾衫繩勒頸險死意外,有醫生表示兒童因家居意外受傷入院事件時有發生,他認為兒童一般沒有安全意識及不知危險,家長們不要輕視子女好奇心,除了要將窗簾繩等放高綁好外,平時亦要多向他們灌輸正確的家居安全意識及留意其活動情況,才是避免慘劇發生的治本之道。

兒童好奇 易墮家居陷阱

兒科醫生李家仁表示,自BB出生開始,繩已是兒童的潛在「殺手」,加上兒童有好奇心,一旦出意外被繩纏頸,可能會因腦部受損影響日後的智力,故家長平時要將窗簾繩打結放在兒童不能接觸位置。
屯門醫院急症室醫生馮顯達稱,10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歲以下,他們一般都沒有安全意識及不知危險,容易出現誤服清潔劑、吃錯藥、燒傷、被窗簾繩纏頸及從高處墮下受傷等家居陷阱意外,而6歲以上的兒童已懂事,平時要多向他們灌輸家居安全意識及教育,以減少意外發生。
有社工稱,本港每年約有5萬至6萬名15歲以下兒童,因家居意外受傷要到急症室求醫。據年前本港一項兒童家居意外研究發現,九龍廣華醫院每年平均有接近2萬5千名15歲以下兒童到該院急症室求醫,當中三至四成涉及家居意外受傷,由於研究只記錄廣華醫院情況,醫學界人士相信該數字只是冰山一角。

兒童過往遭繩纏頸意外

24/04/01:粉嶺龍躍頭村屋14個月大男嬰在房內玩窗簾繩被纏頸,兩個小時後始被母發現,送院不治

28/09/00:土瓜灣鷹揚街3歲女童在房間玩耍,將窗簾繩套在頸部,一度吊離地一呎,半昏迷送院獲救

23/02/98:泊於深水埗海邊蝦艇上的7個月大男嬰,被發現遭繩索纏頸懸掛於窗邊,送院不治

10/05/96:土瓜灣燕安街的1歲半女嬰在房間床上玩窗簾繩,遭繩纏頸,昏迷送院,兩日後證實死亡

*未包括昨日的一宗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兒童10大家居陷阱

1)門:因風吹或兒童玩耍而被關上的門夾斷手指

2)窗:缺窗花的窗門易令兒童跌出街外墮斃

3)窗簾繩:兒童貪玩時隨時被窗簾繩纏住頸部窒息死亡

4)碌架床:兒童在床上攀爬容易失手墮地撞傷後腦引致死亡

5)摺枱摺椅:由於這類家具可摺叠容易將兒童頭部夾實窒息喪命

6)熱湯:放在餐枱的熱湯湯碗易被兒童拉枱布而弄翻嚴重燙傷

7)水桶:浴室中盛水的大膠桶易被兒童當玩具玩致頭部倒豎葱插入溺斃

8)打火機:打火機和火柴成為兒童玩火根源引致火災燒死

9)藥物:兒童會當藥物是糖果誤吃足以致命

10)電掣:兒童好奇玩電掣隨時會被電死

資料來源:消委會和家居安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