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上癮美擬列精神病<br>方便索取保險進行治療

打機上癮美擬列精神病
方便索取保險進行治療

大好青年沉迷打機,如同吸食海洛英,變成「御宅族」,渾忘親友,連吃東西、洗澡也不理,學業成績插水,戾氣卻日增。眼看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多,美國醫學協會(AMA)今日(周六)將開會,爭取將打機上癮列為精神失調症,以提高公眾意識,以及方便患者索取醫療保險賠償進行治療。

今日AMA在芝加哥舉行政策年會,其中一大議題,是討論屬下科學與公眾衞生委員會的報告。報告回顧科學文獻,指美國多達90%青少年有打機,當中15%亦即500萬人有上癮傾向,有必要正式列為精神失調症。AMA最快後天表決。

求助者:失去工作和家庭

AMA是美國最大醫生組織,但制訂精神病手冊,屬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管轄範圍,現用手冊在1994年出版,新版將在2012年完成。APA醫學總監斯庫利(JamesScully)表示,他們制訂新版手冊時,會認真考慮AMA的報告。
委員會報告指,打機上癮多出現在很小就開始打機的兒童,令人最沉迷的是多人角色扮演網上遊戲,如《WorldofWarcraft》。不過在一些打機上癮求助網站,也有不少成人指沉迷打機令他們失去了工作、家庭生活和自尊。
將打機上癮列為精神失調症,預期在AMA內部和輿論引起激烈辯論。領導馬里蘭州醫學會的兒科醫生沃瑟曼(MartinWasserman),認為AMA的提議會提高公眾意識,「是應該做的事」。「娛樂軟件協會」主席加拉格爾(MichaelGallagher)卻指不少精神病學家都同意,所謂「打機上癮」本身並不是精神病,AMA未有全面資料就作出不成熟的結論。

「為甚麼單單針對打機?」

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傳媒委員會主席布羅廸(MichaelBrody),亦有同樣看法。他讚賞AMA委員會想對這問題引起關注,但指打機過量可能是其他病症的症狀,像抑鬱症和社交緊張症,這些病症都有本身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毋須另立病症名目。他說,「你可以將很多行為問題都說成是上癮,為甚麼單單針對打機」,而不將過量用Blackberries、手機和其他習慣都列為病症?
全國傳媒與家庭研究所創辦人沃爾什(DavidWalsh)說,他兩年前也有類似保留,但看到打機上癮到不理生活和迴避真人接觸個案越來越多,令他改變想法,有年輕母親只顧打機,小寶寶哭了幾句鐘都不理;有大學生不上堂,最後被踢出校;有丈夫不理太太的最後通牒,寧願離婚也要打機。他認為,打機雖已流行了幾十年,但近年技術進步令虛擬世界越來越真實,部份機迷難以自拔,才令上癮問題浮現。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美聯社

打機上癮個案

「好似鬼上身」
美國德州17歲少年邁克爾(Michael),兩年前愛上打機,由活躍外向少男變成電車男,終日只顧打機,當父母拿走遊戲機,他非常憤怒,詛咒所有人和威脅要打家人。他母親直言:「邁克爾好似鬼上身一樣」。

「我需要幫助」
美國13歲男童伊恩(Ian)連續打機12小時後,感到身體不妥,覺得自己想自殺,不禁大叫:「我需要幫助呀!」

母勸阻竟自殺
美國威斯康辛州21歲男子沃利(ShawnWoolley),本是乖乖仔一名,但2002年10月卻突然在電腦面前自殺。沃利沉迷網上遊戲Everquest,他的母親曾經勸說:「兒子!這些遊戲人物都是虛構的,不要過份沉迷。」沃利聽到後很失落,受到傷害,疑不堪被母指是上癮打機一族,竟然自殺。

弒母為去網吧
中國廣州16歲少年王濤濤,因父母不給零用錢去網吧打機,上周刺死母親後,再砍傷父親。

網上武器奪命
中國41歲男子邱誠偉,因不滿朱漕源未有履行承諾,將網上武器給他,將朱殺害,2005年6月被判死刑,緩刑兩年。

瘋狂打機暴斃
南韓一名28歲男子2005年8月連續打機50小時,其間廢寢忘餐,最終暴斃。

女嬰被遺家中亡
南韓一對20多歲的年輕夫妻,2005年6月到一間網吧打機五小時,把4個月大的女兒獨留家中,結果女兒在無人照顧下,因睡眠姿態不正確窒息死亡。

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WorldofWarcraft》是角色扮演的網上遊戲,因此深受美國人歡迎,亦是最多人沉迷的遊戲之一。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