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接替落台的董建華,等了兩年多,特首曾蔭權終於大換血,把表現不理想的高官全數「叮走」,換上以政務官(AO)為骨幹的新班子。失勢多年的政務官全面回朝,再次壟斷大部份局長職位。追隨曾蔭權20多年、政務官出身的特首辦主任曾俊華,更以56歲之齡獲任命為財政司司長。有學者形容,香港又再出現「AO治港」,但這批新的治港AO,不再是殖民地年代、高高在上的舊AO,而是願意轉型、勇於接受挑戰的新AO。 記者:莊曉陽、倪清江、雷子樂
曾班子的3司長12局長之中,除了升職的唐英年、留任司長的黃仁龍、留任局長的馬時亨、周一嶽及新任命的陳家強、曾德成外,其餘9人及候任特首辦主任陳德霖,都是政務官出身。新的司局長曾俊華、張建宗、林鄭月娥、鄭汝樺、邱騰華,都是有20至30年資歷的政務官,當中3人更不到50歲,若在未來5年任期表現良好,大有能力更上一層樓。
與曾蔭權同讀哈佛
曾俊華與曾蔭權於80年代初是哈佛大學的同學,經曾蔭權游說後,本科修讀建築的曾俊華回流香港加入政務官職系。他曾擔任前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書;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時,負責安排兩年前在港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
曾主管商貿的曾俊華,將會成為財經政策最高決策官員,一舉一動將影響香港金融市場。曾俊華對金融的認識了解,昨在記者會上已受到考驗。
金融認知受到考驗
被問及香港H股及內地A股會否落實套戥機制,曾俊華迴避了問題,只表示目前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及要做好就業扶貧。到有記者再用英文問一次,曾俊華才說,目前兩個市場仍是獨立,但答之前還是補充了這一句:“IthinkIunderstandwhatyouareasking”(我想我明白你問甚麼)。
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曾蔭權大量起用政務官,甚至願意破格提拔年輕的政務官出任高位,可見香港將來仍會走AO治港這條路,但這不等於倒退至殖民地時代的AO治港,因為曾蔭權提拔的政務官,都不是屬於「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同情羅范椒芬」的典型公務員,而是願意接受政治挑戰,面向民意及轉型的政務官。
蔡子強表示,香港靠AO治港無可厚非,「喺呢個畸形嘅政治制度下,淨係得AO會有執政經驗。外國選總統嘅人,好似列根、克林頓、小布殊、台灣嘅馬英九、陳水扁,都係有地方執政經驗同有政績睇得到,但香港嘅政黨係冇機會執政。」無可選擇之下,以具新思維的AO治港是其中一個可行的辦法。
AO治港有利有弊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學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指,曾蔭權走AO治港之路、找大量政務官做局長,固然有助政府施政暢順、省卻磨合時間,有助曾蔭權在短時間內樹立政績,但也犧牲引新觀點入政府的好機會。他表示,若政府可以引入更多外界人才,既可以助政府決策時有更多新思維,來自各界的新局長也可以把他的社會網絡帶入政府,加強政府與各界聯繫。
三司十二局名單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新加入司、局長行列
資料來源:特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