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情」 - 鍾偉民

「真性情」 - 鍾偉民

羅范椒芬獲罪,滾出官門,提早「退休」去。有人作惋惜狀,問:「我們是不是寧願要一根老油條?」言下之意,是「老油條」夠多了,難得有這麼一個「真性情」的人。又是一個典型的,拙於思考的例子。好比一個人去吃早餐,餐牌上,就兩種東西:
A餐:老油條,配隔夜豆漿。B餐:真性情,配臭口棗。凍飲,另加五塊。
為了董建華留下來的一枚臭口棗,幾千萬的公帑淪為「訴訟費」,是不是物有所值?姑且不論。我只說思考問題;只想問一句:納稅人付了錢去吃早餐,是不是除了「老油條」和「臭口棗」,就沒有正常一點的東西?
我們需要的,是稱職,不是「真性情」!
這位羅范椒芬,她認為「教改」害死的教師才兩三個,所以,不是「教改」的錯;大概當真落實了,再害死兩三百個,那才算見到「教改」的成效。這種話,沒有「真性情」,當然,是說不出來的。換了是「老油條」,會說:「死兩三個教師,實在讓人遺憾;但教改,是好事,還是要推行下去的,希望大家學會面對遺憾;畢竟,人生充滿遺憾,像吃早餐,只能吃到老油條和臭口棗,就是不可避免的遺憾……」
其實,我們還可以不吃;這家餐廳,再供應這兩種東西,我們還可以趕這個賤老闆去食泥。
情緒化,容易激動,不是「真性情」,是「EQ」低;口臭,咒人死得少,罵學生沒資格批評她的主子,不是「真性情」,是沒修養。她開會的時候,內急,說一句:「我要屙屎!」馬上扯下褲子,蹲下來,在行政會愛拉什麼,就拉什麼,拉完把草紙一扔,再暢快地,推行她恩公的「教改」,那才叫「真性情」。
香港人夠苦了,天天委曲逢迎,去掙錢納稅,你怎麼不也勸勸他們要有點「真性情」?聰明點,聽新主子說,「做好呢份工」;然後,北望神州,帶備各式鞋油,去趨炎附勢;「真性情」在官場,是沒有賣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