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周年回歸前夕,中央陸續向香港發送大禮,而CEPA亦是市場預期送贈的禮物之一。工總副主席劉展灦預期,由於貨物貿易方面差不多對港貨已完全開放,相信新一輪的CEPA內容,會將服務貿易的門檻降低。他又希望在零售及批發行業對港商有較大寬鬆,以便港商拓展國內市場。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昨日在中國政府網線上指出,過去10年,中港兩地的進出口貿易由507.7億美元增至1661.7億美元;內地利用港資由1200億美元增至2798億美元;期內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367家,市值60170億元,佔香港市值48%。
談論CEPA的最新發展情況,他表示,現時在世貿組織備案中共有逾340個區域合作協定,當中90%是過去10年所簽訂,中港簽訂CEPA是應對這種形勢的必然選擇,否則對雙方都不利。
自06年實施港貨物零關稅後,他表示已有10億美元港產商品進口內地,免關稅額達7億人民幣。服務貿易方面,則有1753家企業藉CEPA進入國內市場;另有38家香港銀行從事人民幣業務,在香港的銀行人民幣存款金額達25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