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可轉賬買人民幣債

散戶可轉賬買人民幣債

【本報訊】首批人民幣債券下周三起在港發售,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觀點》內指出,零售投資者可使用人民幣支票或銀行轉賬方式,認購即將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由於市場預期初期發債規模較小,故相信二級市場交投亦較淡靜。
不過,隨着本港即時支付系統加入人民幣結算後,他相信日後第三個資金融通渠道,即股票市場亦可處理人民幣交易;換言之,若有需求,股票也可在香港以人民幣上市及買賣。
就機構投資者(持有該貨幣頭寸的人民幣參與銀行)可認購人民幣債券,金管局昨日向認可機構發出通函,提醒銀行若要認購債券,須審慎處理流通及市場風險,並符合流動資金比率要求。為確保銀行具備充足頭寸應付客戶提款需要,以及不會出現延誤交易,所有人民幣參與行,必須保留不少於其人民幣總存款25%的頭寸,作為流動現金及存放結算行內。
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已於本周一開始運作,任志剛指出,為配合人民幣債券登陸本港,該局已提升金融基建,處理人民幣債一、二級市場交易,此舉亦將促進債券回購市場的發展。

零售銀行盈利持續增長

另外,金管局截至3月底季報顯示,零售銀行盈利繼續增長,資產質素進一步改善,特定分類貸款佔貸款總額比率,由去年底的1.11%微降至3月底的1%。根據去年9月修訂後的擴大申報範圍,零售銀行提供予非銀行類中資客戶的整體貸款額,由去年9月底的4186億元,增加8.6%,至今年3月底的4546億元,佔總資產比率則維持7.4%。
季報認為,全球經濟前景,短期來說穩健但增長溫和,主要經濟體系的貨幣政策,續朝控制通脹方向發展,本港經濟可維持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