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 鍾偉民

成 就 - 鍾偉民

「你認為什麼算是自己的成就?」電視上,有人問一位美國有錢佬。「讓好多人真心疼愛,才是真正的成就。」有錢佬說,因為有了錢,他發現好多人疼愛他;但疼愛他的人,心,都是假的,可能是用橡皮造的;這些橡皮心,最愛他的錢。
有錢佬的遺憾,我們很難理解。然而,一個人,怎樣看待「成就」?認為什麼才算是「成就」?決心要有什麼樣的「成就」?卻絕對會影響這個人的行為;換句話說,建立了什麼樣的「成就觀」,往往,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
一個人,除了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我忽然發現,還該有正常的「成就觀」。
譬如說,張三熱愛採耳,他每天自掏耳垢,就可能認為掏出來的耳垢夠多,就算是一項「成就」,甚至,是「重大成就」。調低「成就」的標準,有個好處:容易得到「成就感」。在挖穿耳膜之前,張三可以一直享受「成就」帶來的樂趣。
「成就」,五花八門,可惜,大家總認為:有錢,就等於有「成就」。這種「成就觀」,是最危險的。因為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成就」,遠遠不及那些開賭場,或者靠地產起家的東西;你會感到挫敗,為了消除這份挫敗,你可能鋌而走險,去取得更大的「成就」;然後,你成功了,這時候,如果你還殘留一點點智慧,一點點人性,你會說:「讓好多人真心疼愛,才是真正的成就。」
好多年前,我就確立了自己的「成就觀」:我希望得到自己尊敬的人尊敬。
我不尊敬的人,大概也不會尊敬我;就算尊敬我,那是視我為一丘之貉,大家沆瀣一氣,沒意思之至;我希望得到的「成就」,是跟我心目中的能人,仰望同一片星空,感動同一樣的感動。當然遙不可及,唯其艱難,所以值得奮鬥。
慢慢的,年紀大了,我把「成就觀」相應調節了一下,總覺得活着,就是「成就」;因為活着,就可以創造無窮盡的「成就」,包括掏耳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