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大橋無問題 塌橋毋須官孭鑊

調查報告:大橋無問題 塌橋毋須官孭鑊

廣東九江大橋倒塌事故的調查報告昨日發表,專家指大橋倒塌,是由於運沙船偏離航道,直接撞擊橋躉所造成的撞擊力,超過該段大橋本身設計可承受的40噸防撞力,大橋本身質量並無問題,亦非採沙過度所引起,無官員需要負責。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大橋事故技術鑒定組組長陳冠雄等專家,昨日上午發表由10多名專家研究出來的塌橋調查報告,專家認為,發生撞橋事故前,橋的結構處於安全狀態,防撞設計亦合適。另外,專家建議盡快對受損橋樑進行檢測,避免發生第二次事故。
專家又表示,很可能會炸毀受損的橋躉,清理河床後,再建橋躉和橋樑,可以考慮用鋼結構建造,相信需要半年時間,但清理河床的難度很高。陳冠雄稱,廣東省去年已開始檢查全省橋樑,發現存在超載,以及河床無秩序採沙,導致基礎下切的問題。

知情者:建橋時已有誤差

雖然當局聲稱大橋倒塌與橋本身質素無關,但廣東《羊城晚報》引述當年參與九江大橋競標的知情人士稱,當年建橋,橋面合攏時就有約10厘米的誤差,是被硬壓到橋躉上勉強合攏的。橋樑專家黎寶松亦批評,大橋在設計施工中,對挖沙、江水沖擊等問題評估不足,在後期的保養上亦缺乏一套監測系統。
此外,佛山市交通部門剛完成檢測市內1,661座橋樑,當中三座存在隱憂的橋已被暫時封閉。
本報記者

當局昨日公布九江大橋倒塌事故報告。圖為塌橋現場。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