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勵致(1193)重組業務,以現金11.7億元將空調壓縮機業務售予母公司華潤集團,專注發展半導體業務,預期出售可帶來6370萬元收益,將於本年度入賬,但不會派特別股息。
【本報訊】華潤勵致主席朱金坤解釋,出售原因是壓縮機行業供過於求及高毛利率不復再,亦是「實現成為專注經營半導體單一業企業策略的最終部署」。華潤勵致昨日停牌前報1.69元;同系華潤上華(597)則升4.35%,收報0.72元。
華潤勵致分別於03及05年出售了電訊業務及家具業務,並積極轉型半導體,及將從事半導體晶圓代工的華潤上華權益由25.9%增持至72.87%,被視為華潤系內的電子業務旗艦,市場對其一直有注資和重組的憧憬。
專注經營半導體業務
朱金坤又表示,長遠而言會整合旗下的晶圓代工片業務,今年無計劃將無錫華潤晶芯半導體注入華潤勵致,他解釋,有關業務還有待培育,希望在盈利出現後才作考慮。華潤勵致透過華潤上華及無錫華潤晶芯半導體,經營晶圓代工業務。
華潤勵致今年3月與5家銀行簽訂15億銀行貸款時,事隔數月卻提出重組,朱金坤坦言,當時「尚未考慮出售壓縮機業務,出售是最近才作出的決定」,而倘當時作了決定可能未必須要簽訂貸款。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執行官王添根補充,當時集團需要就一筆貸款進行再融資,故當時亦須要簽訂貸款。
套現還貸款及作營運
朱金坤表示,「今年上半年壓縮機業務沒有虧損,但毛利率要回到兩年前的30%就很難」是次出售所得款項,將用作償還貸款、投資半導體業務及作為營運資金。未計是次出售套所得,公司手頭現金約6億港元。
截至06年底止兩個財政年度,空調壓縮機業務溢利分別為1.53億元及6040萬元。朱氏形容盈利連續兩年倒退下,母公司仍以溢利20倍的價錢提出收購,「體現了母公司對勵致的支持」,而未來5年半導體將處於高增長期,這配合集團爭取快速盈利的策略。「個人覺得這宗交易非常合理,對小股東非常有利,希望小股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