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與父親 - 陳也

孩兒與父親 - 陳也

阿仔霸住睇卡通,從電視畫面P&P狀態中看到畫面右面無聲的一邊正在播着蘇教授的訪問。那是父親節前夕做的訪問,字幕說,蘇教授寄望將來孩子上大學後,自己可以再念書,跟兒子一齊做同學,每星期相約一天,在飯堂吃一餐碟頭飯。蘇教授的雜誌訪問我以前看過,他台灣籍的太太在孩子三歲那年不幸患病,癌症短短四個月奪去太太的性命。蘇教授單親教仔兼教學,記者問他有沒有想過再娶。他說,一屋仍然都是太太的照片和遺物,一直沒藏起來,就算有意思的女子,看到這種情狀,也會打退堂鼓了。
單親爸爸對孩子的要求,應該比雙親家庭低些少吧。孩子念大學,倒不算低要求了。我家孩子三歲,兒童心理專家曾經評估,指他發展比同齡孩子慢,學習困難是在所難免了。在他把家裏搞垮成廢窩一樣的每日例行活動中,偶而看到他有稀罕的沉靜的一面時,我偷偷怔怔地看,猜想將來他會是個幹什麼營生的。讀到台灣花蓮縣阿美族的青年人,退伍後跟父親學着潛水,年年從花蓮台東到宜蘭不斷地下海摘藻,工作四五個月就夠一年開銷的。這些年青人長年跟岩石為伍,雙手全是水泡傷痕。每天揹着卅多公斤裝備,試過累得在海裏睡着。孩子輟學,要跟阿美族學習這門手藝的決定,將來會不會發生?到時,也許在海邊經營一爿藍調小酒家,拿孩子摘上來的紅藻做健康fusion菜也不錯。藻摘完了店就關門,明年再開。孩子黏在家裏鑽研食譜,閒時用巖巉的手跟父親jam吉他。想想都覺得美,幾生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