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鬥數? - 紫微楊

紫微鬥數? - 紫微楊

近日,忽然多了人討論繁體字與簡體字。
我因為早年是報紙編輯,為了多知點大陸消息,故經常都有閱讀《人民日報》,所以對簡體字並不陌生。但話雖如此,畢竟自小接受教育,由中學而至大學,用的都是繁體字。所以,對於用繁體字所寫的文章,讀來就有一種親切感,這是對文字的感情。但對簡體字,雖同樣認識,卻似是陌生的朋友那樣。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後,近年已減少了對術數書籍的禁制。所以不少的術數書籍如《滴天髓》等,都有出版,不過用的是簡體字。亦有一些對術數有研究的學者,出版一些自己的著作,如《奇門遁甲》等書都有,只是同樣是用簡體字。這對不太懂簡體字的人,讀來自然感到有一重障礙。
日前陶傑在短評中說,將來時機成熟,大陸會復行繁體字,認為中國會有一天回歸傳統。
他有此立論,是因為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六四」之日,親筆覆信給香港某小學女生,用毛筆以繁體字直行書寫。他認為這是溫家寶主動的遷就香港。
但我認為,大陸人民早已習慣用簡體字,特別是新一代的青年,一旦要他們改回用繁體字,會有一定的困難。
最近我見過一些大陸人寫的術數「秘笈」,銷售對象是香港人,用的自然是繁體字。但錯誤百出,如把「紫微斗數」寫作「紫微鬥數」,「天后」寫成「天後」等,不一而足。返回舊觀,恐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