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的印裔富商夏利萊(HariHarilela),跟戰前出生的上一代香港人一樣,捱過窮、經歷過饑荒。他12歲跟隨父親由中國來香港謀生,曾在街邊賣報紙;現在他家族在世界各地擁有共十間酒店。就像19世紀「美國夢」,香港百年自由與機遇,讓夏利里拉家族在英國人管治下白手興家,名列富豪榜。
97回歸以後,英國人走了,殖民地盡頭是香港人開始爭取《基本法》訂明的民主普選;過去十年,在中國主權下的香港華人社會,曾任港事顧問的夏利萊絕少談及政治。聲言以香港為家、酒店生意不斷國際化,身為印裔商界領袖的他,心底裏對民主與營商關係有一套看法。究竟香港何時可以落實普選?夏利萊認為:「應該交由巿民決定,但也要得到中國的祝福。」記者:冼麗婷
夏利萊1922年在廣州出生,共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二。1934年經濟大蕭條之時跟隨父親來香港闖天下,40年代因為經營英軍制服致富,60年代投資地產及酒店發迹,由家族投資興建的尖沙嘴金域假日酒店在1975年開幕。比49年共產政權統治中國後南來香港發展的華人家族,夏利里拉家族起步更早。
護照問題一度被刺痛
夏利萊曾經在街頭賣報紙,他認為那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歷,「我們說,了解生命。」當年的生活究竟是怎樣?「一切一切都經歷過,所有你們父母說過的艱難往事,我們都經歷過。」現在家族酒店遍及澳門、新加坡、檳城、歐洲及美國,記者問他記得酒店總數嗎?85歲的商人笑着點頭:「記得,共有十間。」
夏利萊說,他跟中國人與英國人都能做好朋友,一直與香港華人家族關係密切:「我認識董建華、唐英年,跟他們的父母是好朋友。」印度商人在香港政商界接觸的中國人及英國人,性格各異,單是請客方式已經很不同:「英國人就是有一點殖民地味道,在blacktiedinner之前,總是先有一節45分鐘至1小時的酒會;中國人喜歡在晚宴之前15分鐘短暫寒暄,重要議題都帶到飯桌上傾談。」
按政府統計處去年數字,在港印度人約有20,400多人。回歸前英國護照問題一度把夏利萊刺痛,在彭定康努力下,所有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的香港少數族裔居民最終獲得居英權,約萬多名印度人因此取得英國護照。
進展不如英國人時代
有權選擇離開的人安心留在香港,回歸後,夏利萊埋首把酒店業務由亞洲擴展至歐美,超過一半時間身在海外,十年來再沒有跟間中到訪香港的彭定康見過面:「但我們仍然是好朋友。」
夏利萊既是英治時期的太平紳士,也跟中國政府關係良好,回歸前曾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及港事顧問,至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他在特區新時代有這樣的定位:「香港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人口都是華人。若想要就香港事務提意見,我會向董建華、香港總商會及香港工商專業聯會反映。」他不認為自己對政治疏離,「我只是沒有興趣直接參與立法會一類的政治辯論,現時已經有太多政客、太多緊張關係。」
對舊啓德機場原址的發展事項,夏利萊就很有意見:「很多事項,進展速度都不如英國人時代,十年了,啓德項目甚麼也沒有做過。添馬艦、天星碼頭、皇后碼頭,都有極大爭議。現在跟以往是不同了,巿民有他們的權利,是不能阻止的。」說到公務員出身的現任特首曾蔭權的表現,他說:「你知道,百分百完美的人,任何人都做不到、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曾蔭權已經做得很好,給他多一點時間。」
2012年是個好時間
夏利萊支持香港有普選嗎?「香港最終會有普選,但必須得到中國的祝福。香港一向沒有民主,我認為2012年是個好時間,但仍然要讓更多巿民深入討論與認識才能實行,不是一兩個政黨說好就好。」
記者問他知不知道不少香港巿民都希望加快普選進程,夏利萊顯露出不同階層的看法:「我不知道香港人是否明白何謂普選。以往的遊行隊伍裏,帶着孩子的女士們,他們知道甚麼是普選嗎?」記者反應驚訝,夏利萊立即說:「一人一票是好,但對香港好嗎?還是時間未成熟呢?」
在香港巿民的意願與中國政府的祝福之間,這位香港富商對普選的立場是:「應該由巿民決定,我想中國政府是明白香港人想要甚麼!要明白,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是一個商業城巿,但不是一個國家。」
在香港經歷戰爭、暴動、經濟不景,夏利萊70載營商贏得財富與地位,回歸以後,他仍以香港為家,並且這樣看自己的成功故事:「一如美國夢,香港也有成功故事,那是屬於敢於留在這裏、有信心、繼續投資的人,他們通常都得到回報。」
【回歸10年倒數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