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有幾好玩?一班香港網球「明日之星」的學員現在告訴你,中一的王洛進:「打網球有滿足感」、就讀國際學校的蔡允倫則說:「最鍾意跑來跑去接波,然後大力擊球」。今年是「明日之星」計劃15周年,而18歲的亞運代表陳詠悠是當中佼佼者。她說:「沒有『明日之星』,就沒有今日的我」。記者:徐嘉華 攝影:李家皓
「明日之星」在每年暑假開班,由92年至今已有15年歷史;採訪那天炎熱得站着也汗流浹背,但一班小朋友聽着導師的指示,先在場邊做熱身,包括壓腿、跑步、拉筋,然後拿起比自己還要大的球拍。坐在一旁的父母們,負責遞水遞毛巾,一對13歲「孖仔」陳翱然及翱天的母親,希望兒子學了網球,可以一家四口一齊打波。她說:「我同丈夫平時也有打網球,兩個仔主要學體操,半年前參加『明日之星』後,我們假日可以一齊打,與兒子多一個溝通機會。」
小朋友學打波身體更好
5歲的雲嘉懿因為怕熱怕曬,那天戴了鴨舌帽打波,雲太說曾與女兒玩過親子班,但不及「明日之星」教得有系統;她說:「我自己有打社區聯賽,在這個班發覺教練們教得不錯,除了教技術外,還有不少輔助性練習,如打波前的熱身,女兒身體也比以前好了。」
另外的一組「明日之星」蔡氏兄弟,13歲哥哥允倫數年前曾參加過此訓練班,而6歲弟弟允仲是上年度的學員。蔡爸爸說,當初是睇中「明日之星」可以一班小朋友一齊打網球,比一對一來得好。他說:「有一班人一齊練波,互相切磋,有得比較進步才快,我大兒子很想日後代表香港打比賽,但還要看他的發展;小兒子參加了訓練班後,手腳也靈活多了,只要他們喜歡網球,我會一直支持的。」
教練訴苦:要有耐性
有兩年教練經驗的葉文俊,負責「明日之星」年紀較小、約6、7歲的兒童,他說秘訣是要有耐性。他說:「小朋友走在一起就會吵吵鬧鬧,又不會好有心機聽你講,所以一定要有耐性,當他們手腳漸漸配合得當,打到波時,紀律就會慢慢會改善。」
話你知:「明日之星」的由來
第1屆「明日之星」於92展開,初期得到美籍華裔球星張德培及其慈善基金贊助,在港、九、新界各屋邨舉辦大型青少年暑期訓練班,並命名為「張德培網球明日之星發展計劃」。其後網總繼續此計劃,每逢暑假舉辦,並改名「香港網球明日之星」,這些年來約有10,000人次參與計劃,今年報名人數則有1,000人。
小朋友邊度有得學
1.香港網總
a)「明日之星」
日期:7-8月(今年已滿額)
費用:$900(共12堂,每星期3堂)
年齡對象:6-14歲
b)青少年訓練課程
日期:7-8月(現接受報名)
費用:$1,250起(15-24堂,每星期2-3堂)
年齡對象:7-15歲
場地:港、九、新界共16個球場
查詢: http://www.tennishk.org(25048266、25048267)
2.康文署網球訓練班
日期:7、8月
費用:約$170(10堂,每星期1-2課,每課2小時)
年齡對象:8歲或以上
查詢: http://www.lcsd.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