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龍塘昨日發生家居意外,一名年輕少婦替15個月大兒子沖涼期間,懷疑水溫太熱欲開冷水降溫時卻錯開熱水掣,導致熱水照頭淋,男嬰胸口皮膚燙傷哇哇大哭,其外籍父親即時報警將兒子送院救治,男嬰兩成皮膚燙傷情況嚴重。
有兒科醫生表示,替嬰兒沖涼前應先在浴缸注凍水才加熱水及先測試水溫,才將嬰兒放進浴缸中。
熱水淋胸兩成皮膚燙傷
燙傷男嬰姓Campbell,15個月大,與30歲外籍父親及年約20多歲母親同住九龍塘義本道3號一單位。男嬰由母親用毛巾包裹抱往伊利沙伯醫院作初步診治,途中男嬰一直嗚嗚哭叫,夫婦在急症室門外守候,其後男嬰再轉送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理,現時情況嚴重。
昨晨9時許,男嬰母親在寓所抱着他沖涼,發現水溫太熱欲開凍水降溫,疑錯開熱水掣導致滾水照頭淋向男嬰胸口,男嬰兩成皮膚燙傷甩皮及紅腫,他痛極嚎啕大哭,其母立即抱起兒子並關上水掣由丈夫報警,救護員到場替男嬰敷治後將他送院救治。
凍水沖患處可減輕痛楚
香港醫學會會董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稱,父母替嬰兒沖涼前應先在浴缸放入凍水才加熱水,並用手肘測試水溫,調校好合適水溫後才將嬰兒放入浴缸替其洗澡。其實現時天氣炎熱,替嬰兒沖涼的水溫不用太高,攝氏38度已經足夠。
陳醫生續稱,一旦嬰兒被滾水燙傷,幼嫩肌膚隨即會起水泡,父母應即時用凍水沖洗其患處以減輕痛楚,但切勿弄穿水泡,並應立即將嬰兒送院治理。至於坊間流傳用豉油塗搽燙傷患處的方法並不正確,會令嬰兒皮膚破損而導致細菌感染,父母切勿胡亂仿效。
為嬰兒沖涼正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