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勸交遭轟斃<br>墨爾本罕見槍擊案 一死二傷

街頭勸交遭轟斃
墨爾本罕見槍擊案 一死二傷

砰、砰、砰,香港移民聚居的澳洲第二大城市墨爾本(Melbourne)市中心,昨早(周一)上班繁忙時間發生冷血槍擊案。一名男子和一名女郎在街頭爭執,後來更動粗拉扯女子的頭髮,兩名男途人見義勇為,上前勸交,豈料男子突然掏出手槍,近距離槍擊三人,造成一死兩傷。罕有的槍聲響起,案發現場數百人驚惶走避。

昨早的墨爾本市中心,上班族一如往常的周一,來來往往趕路。8時15分,在繁忙的弗林德斯路(FlindersLane)和威廉街(WilliamStreet)交界,突然傳來一男一女的爭執聲。目擊者看見一名年輕女郎從一座大廈跑出來,衝進一輛的士,卻被一名男子扯着頭髮,硬把她拉出車廂,她痛得尖叫。

如臨大敵 警籲市民勿外出

這時,兩名男途人看不過眼,好心上前干涉。目擊者說︰「兩名途人上前問他們發生甚麼事。那男子放開女人的頭髮,掏出手槍,射向他們三人。」札利也在現場,她形容槍手「冷酷」:「他只管砰、砰、砰連開五槍,人們筆直倒向地上。」也有人聽到好像開了六、七槍。
墨爾本罕有槍擊案發生,不像美國大城市。突如其來的槍聲,嚇得四周的人不懂得尖叫,只有鴉雀無聲和啜泣聲。甫定驚魂,街上數百人慌忙走避,槍手也趁亂跑掉了。
警方封鎖多條街道搜索槍手,部份警員穿上避彈衣,直升機在上空盤旋支援,氣氛很緊張,如臨大敵。警方呼籲在附近的市民留在室內不要外出,但地標里亞爾托大樓(RialtoTower)一度緊急疏散,因為警方懷疑槍手跑進了大廈,但經過仔細的逐層搜索後,沒有發現槍手。

逃逸槍手 疑是「地獄天使」

中槍後的一女兩男,躺在地上等候救援。其中勸交的43歲律師,胸口中槍,當場死亡。警員克拉克歎息,「這是一齣悲劇」,死者的行為十分英勇,值得敬佩,「他只是想幫助女性,可惜出現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
女傷者和另一名年約30歲的男傷者,送院救治,情況危殆。女傷者只有24歲,最近才移居悉尼,從事旅遊業,相信她認識槍手。她的母親和兩個兄弟接到消息後趕往醫院,但拒絕談論女兒和槍手的關係。她媽媽只說︰「我女兒正在與死神搏鬥。對其他死傷者的家人,我感到很難過。」
經過一番搜索,警方在附近一個地盤,找到懷疑是槍手丟下的手槍和一件外套。警方在傍晚時分,公佈槍手身份,相信他是29歲的赫德森(ChristopherHudson),啡色短髮,身高1.83米,穿黑色牛仔褲。傳媒指赫德森是單車黨「地獄天使」的成員。赫德森在案發前10分鐘,在附近一間夜總會和另一名女子也發生糾紛,打傷了她,這名女子和槍擊案的兩名傷者被送往同一間醫院治理,有報道指她是夜總會的脫衣舞孃。
法新社/澳洲《先驅太陽報》/ http://news.com網站

槍擊案示意圖

1)槍手扯住一名女子頭髮,硬把她拉出的士。兩名男途人見義勇為,上前干涉。

2)槍手突然掏出手槍,射向三人後逃逸。

3)兇手疑在附近一個地盤丟下手槍及外套。

話你知:澳洲「黑槍」2萬支

澳洲自從1996年阿瑟港(PortArthur)發生35人死亡的大屠殺慘劇後,政府開始嚴厲管制槍械,目前全國合法槍械約有20萬支,黑市槍械也有2萬支。根據1996年制訂的《全國槍枝協定》,任何人希望購買、擁有和使用槍械,都必須領牌並年滿18歲,申請時要提供充份的理據,而且不接受「自衞」理由。總理霍華德(JohnHoward)在墨爾本發生槍擊案後,表示會與高層官員進一步討論收緊管制槍械問題,並強調他自上台以來,均致力減少槍械數量,一向主張收緊發牌制度,並由政府回購槍械。
澳洲《先驅太陽報》/《蘋果》資料室

警員穿上防彈背心,持槍搜捕疑犯。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