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自況3次方

回歸自況3次方

回歸十周年認真大陣仗,政府有幾百個文娛活動慶回歸外,電影界也不遑多讓,三套本地電影也同以香港回歸後的十年作題材,分別是羅永昌的《每當變幻時》、趙良駿的《老港正傳》及黃真真的《女人本色》,三者皆趕緊在回歸紀念日前後上映,對抗暑假的美國大片。每部電影在拍攝的背後,不約而同有個十年的導演奮鬥故事注入電影中。
記者:梁俊鵬
攝影:楊錦文

《每當變幻時》十年的命運

羅永昌的導演生涯跟電影一樣戲劇化,回歸十年,湊巧的是光影生涯亦滿是一個個十年。

捱十年做導演

記得月前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中,有份跟吳彥祖與葉念琛角逐新晉導演獎的,竟就是這個《天生一對》的中年導演羅永昌!再查看羅的資料,原來他一直是杜琪峯的愛將,去年橫掃金像獎多個獎項的《黑社會》也由他出任執行導演,實在有迹可尋。「我84年加入無綫,做了4年多的道具組,一路跟拍戲,再做了5年助導,入行十年,94年終當上了導演。」

■90年時羅已跟杜Sir任助導:「跟他多年至少明他七成,是以他很多電影也由我做剪接。」

■親找馮淬帆,反而是杜琪峯擔心起用老屎忽會麻煩。

遊走大銀幕十年

以電影中的楊千嬅自況,不欲發展受限,便應杜琪峯邀請加入他旗下的銀河映像:「阿妙(楊千嬅飾)也不甘心在街市賣魚過人世。那時想,做電影導演不像電視劇導演般流水作業,自己度橋,要輸要贏都順氣點。」回歸前後踏入影圈不知孰福孰禍,「剛加入銀河映像由副導做起。記得98、99年時市道差得很,拍《鎗火》時我一人就要兼副導演、場記等工作,看看人手表,製片以下居然一個人都沒有!但正好如此,讓我有機會見識後期工作。」屈指一算,今年正是羅永昌踏入電影圈第十個年頭,第二部個人執導的電影相約在六月二十八日。

■「富貴墟」取景自粉嶺聯和墟,羅永昌感歎舊建築買少見少。

■羅永昌問在街市工作的親戚,也找堂妹教千嬅賣魚。千嬅因此學懂劏魚。

嘗十大影片甜頭

「現在不是講求個人風格,最重要是觀眾會不會入場,我有沒有戲拍。」作為製作公司的一名打工仔,杜Sir也很受羅永昌這一套,至少在老闆立場,看見《天生一對》成為去年香港電影十大高票房之一,也頓感放心。

《老港正傳》港燦的年代

用40日的時間走訪中港兩地,拍了香港40年的故事,趙良駿已秉承香港人的效率,也難道在這十年間跟港人同步成了港燦?

趙良駿
■銀都影業本身也是香港一段歷史,這次投資此集體回憶電影實是合拍。

左忠投影

自己是電影人,電影中黃秋生的角色左向港是個電影放映員,也勉強是個圈中人。趙良駿拿來自況的,卻不是左向港,而是其兒子左忠(鄭中基飾)。從前我們笑大陸來謀生的人『阿燦』,現在卻不少人北上找機會,趙良駿也感時移世易:「90年代是最大的『港燦年代』,鄭中基在戲中就是這樣回大陸搵食,浮浮沉沉。其實我都算是半個『港燦』,90年代開始不停上大陸,我知道將來這是拍電影的好地方。左忠部份的故事,就正是我97年乘首班京九鐵路時認識的男仔的經歷。」
趙良駿踏上導演之路前,曾經做過13門不同的行業,跌打師傅、設計、私家偵探……種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工作,情形也似左忠:「我拍完這套電影才想起,我第一份工就在股票行工作,結果將阿婆的身家輸得一亁二淨。剛好左忠首次做生意就買了批遊戲機,卻要阿媽拿積蓄補貼。其實港人就是這樣子,甚麼也夠膽去做,跌低後,笑騎騎又再爬起來。」

■莫文蔚《心動》後再演學生妹;鄭中基也少有地有不少文戲。

■電影放映室、放映機以至一枱一凳皆是銀都戲院與新光戲院的真實景象。

■深水埗天台屋天線滿佈的奇景,趙良駿認為這是香港地特有的文化符號。

政治也是民生的一種

一直聽趙良駿說港燦的故事,還記得電影起初的名字是「老左正傳」,拍政治電影在香港可說是九死一生。趙良駿巧妙地借此做勢,就像他早幾年前拍《金雞》,觀眾聽到主角是妓女,都不禁產生好奇心:「所有成功的電影,只有是為香港人拍的,要『起圍』吸引觀眾注意,就設定左向港是個左派人,這就夠了。」趙良駿也因劇本而與嫻姐陳婉嫻談過,令他對政治也有另一種看法:「她告訴我搞工會的原因。她一直喜歡唱歌跳舞,但當時若不是到的士高做『飛女』,就是去工聯會,她當然選擇了後者,她就是由娛樂出發。政治其實也是出自民生。

■《金雞2》橫跨30年,今次更要看香港40年的故事。

■93年拍罷的《記得香蕉成熟時》是趙良駿早期作品。

希望父母官感性點

看舊香港,也是這電影的賣點之一:銀都戲院、魚骨天線滿佈的天台屋,已人去樓空的啓德機場……「為拍啓德景,特地去皇后碼頭搭景,因牆的質感相似,但皇后碼頭也近末日了。」同樣地,拍啓德機場也只能「低抄」,加上飛機飛過的特技效果才能成事:「希望父母官不但是理性發展,有時也要感性點,啓德怎不在清拆前好好想怎善用?深水埗那間天台屋相信兩年內也會拆吧。」趙良駿覺得香港正處於可愛狀態:「見到很多想保留天星碼頭的是後生一輩,而非在那裏日坐夜坐的中年人,他們醒覺不能隨便摧毀歷史。否則將來就像深圳的孩子──無根了。」

《女人本色》也是黃真真的本色

說話時每三、四句總會夾雜笑聲,攝影師拍下數十張相片,大部份都是流露自然的快樂表情,樂觀是黃真真的──女人本色。

黃真真
■「女人工作時若要扮男人,就沒了女人的優勢。」黃真真在影圈十年的生存之道。

同步呼吸 演藝事業負資產

《女人本色》由梁鳳儀的小說《心濤》改編,一個大都會中的奮鬥故事,有點悲涼味:「原來找我執導就因為這劇本的風格與我的很不同。別人拍失戀戲會拍一個女仔不做不吃,而我就拍她開心地買衣服、減肥。」
電影中的梁詠琪,有個負資產的年長老公,後來老公意外身亡,兒子又因SARS去世……但她還是撐下去。想起自己也曾有段奮鬥故事,就是她在紐約有所為CNN拍攝新聞片段的製作公司:「97年我為拍首部電影《留下買路情》,拿公司的錢去炒孖展輸了百多萬。若我宣佈破產,我的拍攝器材都會被沒收,為了可繼續拍,做過保險經紀又做過Bartender來還債,最後決定回港發展。」99年回流首部作品《女人那話兒》就以大膽的女性性愛新角度引起迴響。

■黃真真憑02年一套《走火槍》提名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梁詠琪、薛凱琪與小儀三位女性就像張艾嘉的《20‧30‧40》,但是這次說的不只是愛情故事。

■《女人那話兒》獲紐約國際電影節最佳國際影片大獎。

扮男人?Out啦

作為少數的女導演,黃真真也幽自己一默:「約會時,也得提醒自己『現在約會中』。」實情是她一直欣賞香港女性既可對上司尊重,對下屬溫柔:「現今成功女性是溫柔而又事業有成,若要像舊社會女人扮男人才可爭地位,豈不放棄了女人天生敏感的強項?我最開心就是開工,開心在我不覺自己在開工。」手頭上已有5個完整劇本與7個故事大綱,導演之路還未有見盡頭的一天!

■02年黃真真與陳慧琳同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