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端午佳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在善長慷慨捐助下,今年資助逾30間社會服務機構舉辦送贈糭子活動,讓近8000名長者、殘疾及低收入人士受惠。這群來自弱勢社群的受助人,透過一隻隻愛心糭子,深深感受到那份關懷和暖意。
上周五,一百多名居住秀茂坪邨及寶達邨的長者率先迎佳節,參加由蘋果基金資助、可榮耆英鄰舍中心舉辦的「糭送有心人」活動。
問答遊戲氣氛熱烈
長者在活動中分享以往度過端午節的開心經歷,又積極參與問答遊戲,大家都熱情投入,氣氛熱烈。中心主任梁碧雅稱,長者在活動中除獲贈一隻糭子外,更可帶走一隻愛心糭送予其他有需要人士,讓他們與其他有需要人士分享節日歡樂。
精神奕奕、笑意盈盈的87歲輝伯和80歲的三婆婆,異口同聲說,與大群人一起過節,十分熱鬧。輝伯是廣東南海人,他說:「細路哥嗰陣年年都會去游龍舟水㗎,又會去睇扒龍船,我仲扒過㖭,好有節日氣氛。𠵱家過節平平淡淡,同屋企人食餐飯,已經好開心。」獨居的三婆婆不懂游泳,未嘗過划龍舟及游龍舟水,「不過開電視睇人扒龍船都好開心呀。」
包糭子技巧不簡單
吃糭容易,包一隻可不簡單。另一家獲蘋果基金撥款舉辦贈糭活動的工業傷亡權益會,今年再動員約20名工傷工友及工業意外死者遺孀義工製作糭子,贈予工傷者、矽肺病工友、職業性失聰工友及意外事故遺屬,以表達對他們的祝福和問候,發揮助人自助精神。活動受惠的家庭有200個。
義工們於上周四在會址集合做糭,桌面上放滿糭葉、糯米、綠豆、鹹蛋、五花腩肉,可是大家沒有一點混亂,依次序摺糭葉、放材料、再包糭,看似簡單,但少一點心機和技巧都不行。
丈夫剛於數月前一宗工業意外去世的30多歲阿玲,起初對包糭有點生疏,但經指點和試包後,即有板有眼,包出來的糭也似模似樣,「平時偶然都會食糭,不過過時過節食嘅糭,好似特別好味啲。雖然今年我要自己同兩個仔過節,但我會堅強啲,其中一個囝囝得兩歲,我要好好照顧佢哋,有時間會出嚟做義工,幫吓其他有需要嘅人。」
盼捐款延續送糭活動
為令來自弱勢社群者可歡度端陽佳節,感受社會人士關懷,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愛心糭子專戶」,透過募集讀者捐款,資助社會服務機構舉辦不同形式送糭活動。購買糭子的款項全來自善心讀者捐款,盼善長繼續慷慨解囊,讓來年有更多有需要人士獲贈糭子,分享節日喜悅。
愛心糭子專戶捐款編號:C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