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0年百人誌<br>家計會女幹事:性似開放還禁忌

回歸10年百人誌
家計會女幹事:性似開放還禁忌

「門」字部首的粗言,許多人朗朗上口;但要正正經經給子女性教育,「陰莖」、「陰道」卻偏偏尷尬得說不出來。這個10年,當色情資訊堆滿網絡世界、大家肆無忌憚口沫橫飛品評女星身材與艷史的時候,專責與陌生人談情說性的Keeley和Maple,看到的卻是社會對性的態度的扭曲,「貌似開放,內心仍然忌諱。」 記者:譚暉

難怪《中大學生報》情色版,踩正許多人的情色禁區。
性教育由認識性器官開始,「但有幾個詞,喺呢10年父母教子女認識身體器官時,點都唔太肯講出嚟:陰莖、陰部、陰道。」Keeley說,以前的父母會用「呢度、嗰度」或者「前面、下面」來形容,後期改口教子女叫那些部位做「細佬」和「妹妹」,獨子獨女忽然多了一個伴。近年,英語教育越來越吃重,於是,才幾歲的小男孩懂得說「penis」,小女孩就「vv」(vagina)。性器官的花名改來改去,正名卻……
Keeley與拍檔Maple,都是97年香港大學畢業後,加入家計會任職教育幹事。10年來的職責是舉行大大小小的性教育講座,打正旗號向大眾「談情說性」,見盡大人小孩在性面前渾身不自然的那份尷尬。

「一齊朗讀:陰莖、陰道」

分娩,是母親最神聖的事。但Maple說,當子女天真地追問「我從哪裏來?」這個關於生命奧秘的問題時,不少父母都努力地、甚至吃力地來個「選擇性」回答。「性交」是必然不會宣之於口的字眼;很多自然分娩的媽媽甚至迴避自然分娩的事實,反而說是「醫生開刀」,「費事仔女再追問落去,結果要解釋BB由陰道出嚟呢個尷尬位。」
Maple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父母會與孩子一齊洗澡,但對性的忌諱,在出席講座的家長群中仍極為普遍。「好多父母死都唔肯講性器官正確嘅名稱,但要畀仔女正確嘅性教育,點可以唔講?」於是,兩位小妮子想出給含蓄父母熱身的方法,「講座前,我哋惟有花幾分鐘時間,叫大家一齊高聲朗讀:陰莖、陰道。」
很好笑。但願意出席性教育講座的父母,已是較開明的一群,連他們也如此表現,若要那些連講座也不去的家長給子女正確的性教育,就更舉步維艱了。

「全場𠵱嘩鬼叫10年無變」

子女認識性,由父母開始。有忌諱多多的父母,就有對裸體大驚小怪的孩子。Maple說,每當她們向小學生播放裸體照的幻燈片,講解男女性器官時,「一定全場𠵱嘩鬼叫!好多女仔更加用手掩埋雙眼,唔敢睇。這種情況,10年無變。」
連無邪的小孩子也對裸體呱呱大叫,按此理解,大衞像被一群道德佬列入二級不雅,難道是有迹可尋?
「我哋教佢哋,唔好嫌棄自己身體某啲器官,要公平對待眼耳口鼻、同埋性器官。」多講幾次,漸見成效,Maple笑說:「之後佢哋見到裸體,都會嘩,不過嘩聲細咗。」只希望這些成果,不會返家後被父母打回原形。
「因為父母心存忌諱,所以唔肯講性器官個正名;亦都因為呢份禁忌,令小朋友對性產生負面印象,認為呢啲係唔講得嘅嘢。」

網上談性言論興奮出位

偏偏,在生活的另一面,卻同時出現以下情況,與上述尷尷尬尬論性的處境,相映成趣。
在酒吧裏,下班了的爸爸與三五知己相約吹水飲酒減壓,席間高談闊論品評女人樣貌身材,代表性器官的粗口滿場飛。
在互聯網內,許多討論區和各「色」博客,大夥兒言論出位,說得好不興奮,SP、CyberSex紛陳。
Keeley說,還有在校園,女生們滿口笑說哪位女星「飛釘」、走光、誰是「G奶」,同儕間拿「咪咪」來開玩笑;報紙雜誌繼續大灑鹽花,「由呢方面睇嚟,呢10年大家講性越來越開放、場合同機會都多咗,但心態無乜變,仍然當係獵奇、用嚟取笑。」
【回歸10年倒數13日】

協助推廣性教育的公仔德德(男)和家家(女)轉眼已1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