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br>戒糊仔減攝取添加劑

專家之言
戒糊仔減攝取添加劑

UNICEF專家餵六個月大BB食固體食物的建議,本港有醫生同意也有醫生持保留態度。
香港醫學會會董、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認同UNICEF專家的意見,認為BB不食嬰兒食品可減少攝取色素等添加劑,又指一些BB在四個月大時已可進食微粒固體食物,到六個月大可嘗試進食香蕉、煮稔的紅蘿蔔、清洗過的西生菜、百分百去骨的魚肉等質地較軟食物,選擇時最重要夠五顏六色和有不同質感,那樣就可吸引嬰兒進食。
他又同意,讓嬰兒用手取食物,嬰兒會將進食物當作玩具,進食時更有樂趣,可減低日後偏食機會,但家長一定時刻警覺,保持嬰兒雙手清潔。
本港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對UNICEF建議有保留。身兼香港醫學會健康教育委員會及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的他說,嬰兒六個月大要斷奶,但仍未能發展出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的能力,家長最好不要立即轉餵固體食物,否則有機會鯁喉。

手拿食物或在玩

陳以誠解釋,BB通常在6至10個月大出牙仔,牙齒成長需時,BB還沒有咀嚼能力,所以應在9至12個月大才轉餵固體食物。他建議斷奶後,先餵BB粥、麥片、豆腐、水蛋、切碎的蔬菜和肉等,並要坐着進食,以及避免讓BB吃果仁、提子亁和有骨食物。
他又擔心,家長任由六個月大的BB自取食物,BB可能將食物弄得亂七八糟和污染食物,造成嘔吐、腹瀉和腸胃炎,反而損害BB健康。本港另一兒科醫生彭若書說,家長向來用匙羮餵BB食糊仔,可確保BB吃了多少,若任由BB用手拿食物,不會知BB在玩還是在進食。
本報記者

媽咪有say「覺得幾可行」

做第二任媽咪、兒子五個月大的Candy說︰「覺得幾可行,兒子半歲大時也會嘗試餵軟身的水果例如香蕉,或者熟透一些蔬菜給他吃,但仍然會餵嬰兒果泥和糊仔或者粥仔,畢竟要1歲以上才能餵肉,如果不吃嬰兒菜BB可能會缺乏蛋白質。餵嬰兒菜是一代傳一代的做法,都已經這麼久,很難會因為一個報告而改變整個觀念吧。」

媽咪有say「難消化 不考慮」

李太的幼女思潁現時七個月大,正吃粥仔。她不會按拉普利的建議,在現階段讓BB直接吃固體食物,因為擔心愛女會消化不來,而且可能有鯁喉的危險。她的大女思妤也是在九個月左右時,才開始進食固體食物。

李太擔心女兒會鯁喉,目前仍然會餵她吃糊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