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送別孩子,情景叫人傷神。父親眼中的孩子,永遠是好男好女。懷念孩子,種種片段一時間湧上心頭眉頭,難以負荷的思念,差點兒簡直讓血管栓塞了。失去孩子的父親,看到人家在父親節去商場摘有機荔枝,到酒店吃自助餐,跟孩子一齊整餅shopping,心裏疼痛難擋,傳統上,卻又不能像母親般揪心撕肺狂哭發洩。這樣的父親,不曉得用怎樣的言語,才能撫慰他們的創痛,不曉得用怎樣的溫柔的手,才能為淌血的心輕輕包紮,用又敬又憐的紗布,把血止住。
殉職消防員黃家熙下葬當天,浩園的雨停了一陣,下午又再下過沒完沒了。浩園是香港好男好女的終極歸宿,在沒有藍天的特區中唯一一片極樂淨土。我們哪裏能忘記,黃家熙的好「鄰居」,沙士期間同樣英勇殉職的謝婉雯醫生。這兩星期,董建華接受傳媒訪問,刻意要為自己過去執政八年犯下的特大錯失,洗底平反。他說,沙士是他的最痛。最痛又怎樣,他還不是「聽從醫生勸告,雖然想去醫院探望,最後也還是決定不去了」。當時他是這樣解釋沙士期間「失蹤」原因的。謝婉雯醫生倒沒有「聽勸」,明知病毒惡絕,寡居的她替其他有家室的同事着想,自己上了前線,因而改寫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圖譜,為香港扭曲了的人情冷暖訂下新的指標,讓香港人在沙士困境中,引這樣的好女為榮。也許,明年的父親節,你會對時代廣場與MegaBox的消費引誘說一聲不,夠了;然後掬一束白花,牽住孩兒的手,到浩園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