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中資金融股繼續揸 - 熊麗萍

投資萍語:中資金融股繼續揸 - 熊麗萍

經過早前一輪急速調整及過去多個月沉悶橫行的中資銀行股,於上周四午市突然發力上升,成交亦相當活躍。當時筆者第一時間便聯想到是否又有新政策出台,但截至昨天早上執筆時,仍未有任何新政策頒佈,銀行股何以突然轉向?
其實內地銀行受到人民幣息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調高等冷卻措施影響,已成為過去多月股價疲弱的原因,但由於未有進一步影響銀行股的政策出台,銀行股的基本因素亦不會一夜間出現180度轉變,因此亦難以即時成為推高股價的理由。筆者相信,由於其他類別股份已持續急升,而銀行股估值在現水平已變得相對吸引,並為資金轉向銀行股創造最佳理據。
股價突然急升而成交急增並拜散戶即時追入的效應,主要原因反而與沽空大戶被迫買貨補倉,以及衍生工具發行商吸納正股有關,這股資金力量至低限度可令中資銀行股暫時免受進一步沽壓。同時,早前不少資金轉戰細價股,若這些三四線暫時休戰,亦將吸引部份炒家回歸窩輪市場,中資銀行股仍可成為焦點股之一。
除了上述資金轉移之外,筆者估計半年結的櫥窗效應亦發揮一定的影響力。由於中資銀行(包括保險股)是大多數傳統基金的必然組合成員,而「6行3保」當中亦已有5隻股份為恒指成份股,這些股份現價普遍仍低於去年底,相反,上周五恒指收市與去年底比較則進賬5.3%,因此,在半年結粉飾這類股份亦是可以理解的動作。若將「6行3保」與H股指數比較,中資銀行及保險股更是大落後,在上述期間H股指數上升10.7%,反觀中資金融股則只有招商銀行(3968)及平安保險(2318)跑贏H股指數(中信銀行(998)新上市,不在此限),其餘均錄得1%至12%跌幅。
雖然,從恒指及H指的新高水平來看,股票基金今年上半年已交出成績,不必再為半年結作粉飾,但由於過去6個月股份表現參差,部份基金在選股上面對很大考驗,為免在半年結成績表上顯示揀錯股份或買入較具炒賣成份的股份,他們在這段期間極有可能需調整組合,筆者預期,未來兩周港股偏向個別發展的現象更為明顯。

建行招行最強勢

一些優質落後股份料成為粉飾對象,例如中資銀行、保險、石油、電訊及個別非內地註冊的銀行等。相反,一些已急升而股價波動大,以及業務前景暫難有改善的股份,料成為沽貨對象,例如個別內地及本地地產股、汽車股及本地零售股等。
綜合以上各點,筆者相信今年半年結的粉飾窗櫥活動仍多,但在形式及行動上卻與傳統方式有分別,而閣下持有的股份是粉飾向上,抑或因為粉飾而令股價向下,目前仍有時間作檢閱及部署。
筆者的建議是繼續持有中資金融股,但亦修訂對個別股份的看法,筆者一直看好的交通銀行(3328)可續持有,但要買入的話,宜選強勢的建設銀行(939)及招商銀行。中國財險(2328)及中國人壽(2628)的買入評級不變,筆者一直推介的中交建(1800)、株洲南車(3898)、北京首都機場(694)及中化化肥(297)仍有上升空間。汽車、地產股宜套現。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中交建(1800)及株洲南車(389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