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平安鐘支援孤寂長者<br>盼善長踴躍捐款 造福被遺忘一群

贈平安鐘支援孤寂長者
盼善長踴躍捐款 造福被遺忘一群

香港人口老化,「隱閉長者」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平安鐘服務可為這群缺乏支援的弱老提供社會聯繫,遇事時求助有門。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多年來推動平安鐘服務,更與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合作,為有需要人士免費安裝平安鐘。善長的捐款,可讓更多活在黑暗角落的弱老衝出孤寂世界,獲得適切支援。

現年71的蔡婆婆,丈夫早年病逝後遺下患病兒子由她獨力照顧,年事漸高,照料兒子的重責令她心力交瘁。

獲義工定期電話慰問

一頭銀髮的她歎道,46歲的兒子自幼患痙攣及中度智障,「佢好多時突然抽筋,成個人跌喺地,雙手不受控制咁四圍撥。佢個人好大隻、好重,我無能力扶起佢,惟有睇住佢靠自己慢慢起番身,至怕佢隻手撥到啲玻璃或者硬物落地就好危險。」
蔡婆婆本身有血壓高及胃病,近年更患上抑鬱症,多少與疲於照顧病兒有關。
蔡婆婆說:「我好心煩,食唔落嘢,瞓唔着,睇醫生至知患抑鬱症……我身體唔舒服,見個仔又咁,周不時諗諗吓就喊,試過想死,但又擔心丟低個仔冇人理。」

兩母子依靠綜援生活

依靠綜援過活的蔡婆婆母子,平日甚少外出,生活圈子狹窄,她坦言:「我慣咗寂寞生活,唔會去社區中心,唔慣同人傾計,唔鍾意群體生活,寧願留喺屋企,冇嘢做就攞啲舊衫出嚟修改。」
蔡婆婆兩母子一度缺乏社區支援,一旦在家發生意外恐求助無門。
月前在外展社工協助下,蔡婆婆獲助永久免費使用平安鐘,可獲得緊急支援及義工定期電話慰問,接通外界聯繫,不再是孤立無援的「隱閉長者」。

96年設專戶千人受惠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與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簡稱安居會)於96年合作成立「平安鐘專戶」,專戶旨在幫助不合政府資助條件但有實際需要的長者或殘疾人士安裝平安鐘,至今已有1,096人受惠。
善長每捐出100元,便可資助一名弱老使用平安鐘一個月;捐出2500元,更可資助一名有需要人士永久享用有關服務。
善長如欲捐款,可直接捐予「平安鐘專戶」。
捐款編號:C0650

「隱閉長者」不主動求助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指出,「隱閉長者」泛指身體狀況欠佳或性格孤僻而不主動尋求社會服務協助的長者,他們缺乏紓緩情緒渠道,沒有正常社交生活和網絡,容易被忽略。
目前政府沒有關於「隱閉長者」的統計數字,社福界推測當中約有2萬人,政府已撥款予志願團體,由外展社工積極找尋這群長者。
馬錦華表示,透過平安鐘服務及義工定期電話慰問,可有助「隱閉長者」感受關懷與支持,紓解憂鬱情緒,在有需要時獲得適切轉介服務,逐漸脫離隱閉行列。「我哋會定期同頻密打電話畀啲長者,以便同佢哋建立互信嘅朋友關係,令佢哋緊扣喺我哋嘅服務網絡裏面,及時得到所需要援助。」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平安鐘服務查詢電話:23388312

「一線通平安鐘服務」為有需要長者提供緊急支援。
安居會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