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友Blog:EMA與SMA應該點揀? - 邱古奇

炒友Blog:EMA與SMA應該點揀? - 邱古奇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已向各位介紹過,今日淺談另一種較常用的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MovingAverage,簡稱EMA)。
SMA製作簡單,例如10日SMA,只需把截至今日為止10個交易日的收市價加起來,再把得出之數除以10便可。不過,SMA有幾個缺點。首先,最新的收市價最能反映最新的市況,理應較50日甚至10日前的收市價重要,但計算SMA時,所取時段內每日收市價的比重一致,未能反映出最新收市價的重要性。
其二是SMA乃滯後指標,對最新股價不夠敏感,所發出之買賣訊號往往屬於「後知後覺」。
其三是每一個收市價都會影響SMA兩次(加入時一次,剔出時一次),若某天收市價的數值特別大或特別小,就會令短期SMA出現不尋常的波動,甚至發出錯誤的買賣訊號。舉個例說,某股今日急升3成,10日SMA計入最新收市價後,很可能由橫行轉為向上,發出買入訊號,這個問題倒不大,因為畢竟是對最新市況作出反應。假設接着幾日股價整固,而10日後前述急升日的收市價剔出SMA之計算,10日SMA可能轉為向下,發出錯誤的沽出訊號。

各具優點 視乎所需

針對上述缺點,有聰明人發明了EMA。EMA賦予新近加入的數據較大的權重,故此能對市況的最新變化作出較敏感的反應。此外,EMA只對新加入的數據作出反應,至於舊有的數據,由於所佔的計算權重每日遞減,到它剔出計算時段之時,對EMA可謂全無影響,不會引致無謂的波動(EMA計算公式見文末)。
哪麼EMA一定好過SMA了?那又不然,否則SMA早被淘汰了。選用哪一種平均線,還得看你的投資取向。EMA一般來說比較敏感,較快發出買賣訊號,適合短線炒作,但訊號發得早而密,錯的機會也就越大(世事豈有完美?)。SMA訊號來得較慢較少,但相對上卻比較可靠,在預設止蝕位或預測阻力位時,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EMA計算公式:
EMA=Pt×K+EMAy×(1-K)
K=2/N+1
N=EMA所取的時段,例如10日
Pt=今日收市價
EMAy=昨日之EMA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