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即將出版,又再特別情商雷先生義務校對。他看完書稿,對內容不欲置評(以沉默表達「好極有限」的文明方式),卻對《睡美人》法文原版的名字《沉睡森林中的美人》感到莫大興趣──昏迷一百年的原來不是嬌滴滴的小公主,而是那座沒有人打理的森林!多年前我發現這項秘密,也着實晴天霹靂,且不追究流流長的一世紀美女在皇宮有何消遣,缺乏長睡不醒附送的保鮮副作用,就算臉上晚晚鋪滿青瓜片,無情的歲月也不會輕易放過她。一百年呀老友,皺紋以烏龜的速度由額角至下巴漫步,閒閒地可以來回三五十次。滿懷希望殺破重圍的王子,到時找到個雞皮鶴髮的天山童姥,大有可能立即嚇到暈低,要勞煩白素貞再次上山偷採靈芝,故事才有機會圓滿收場。可巧剛剛看過《鐵達尼號》,對序幕皺皮玫瑰的印象猶鮮,毋庸動用想像力,噩夢立時三刻對號入座。
恐慌起來,打開原著一看究竟。好仙女施法術這場戲肉,作者描寫得十分詳盡,仙棒先點中貪玩惹禍的女主角,她失去知覺後,還倒骨牌似的將她身邊宮女侍衞廚子僕人一一送入夢鄉,連小狗也不放過,「以便他日公主醒轉時有所照應」。然後,才輪到宮殿四周慘遭牽連的植物,頃刻之間長得又高又密,確保那批爛瞓豬安穩度過兩個不變的五十年。
雷先生另外提出「西多士」法國人叫painperdu,完全正確。起初我不了解為什麼是「失落的麵包」,經過推敲,原來從前鄉下人不捨得扔掉過了使用期限的麵包,拌加糖雞蛋煎了上桌,發明了慳家的環保再生食法。直接現成的翻譯是「隔夜麵包」──不很令人開胃,但無花無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