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集可炒行業復蘇 - 齊明

點股壇:中集可炒行業復蘇 - 齊明

航運業處於上升周期,今年首季運費除美國航線外,其他航線運費均見回升,其中歐洲航線運費更按年增加11%,中海集運(2866)亞歐航線的收入約佔三分之一,其股價於4月開始上升,跑贏同業。
以運輸量計,中海集運以國內航線為主,首季載箱量59.4萬個標準箱,佔總載箱量35.8%,但由於運費較低,收入僅佔10.9%,亞歐航線載箱量為39.1萬個,佔23.6%,而收入則佔32.6%。
以收入計,應以亞洲航線為先,佔收入36.8%,以首季計,該航線載箱量為34萬個,較上年增11%,收入只微增0.3%,反映運費仍下跌9.6%,但亞歐航線載箱量增17.1%,收入則增25.1%,亞太航線載箱量增67.6%,收入更增75%,連同國內航線收入增72%,其他增59.7%,首季總收入共81.1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23.9%,載箱量則為165.7萬個,增長31.9%,由此推算,平均單箱運費仍跌約6%,是美洲航線拖累。
不過,該季度成本上升幅度較低,單箱營運成本同比下降11.1%,去年底在油價53美元至56美元時,已對沖今年燃油所需60%,處於有利位置對成本作出控制,儘管未有公佈首季盈利,展望已令人樂觀。

今年盈利料倍增

航運業於去年第一季見底,其後漸漸回升,去年上半年載箱量264.5萬個,收入139.7億元,盈利只有8119萬元,下半年載箱量為301.2萬個,較上半年增加13.8%,收入165.3億元,較上半年增18.3%,盈利達7.78億元,較上半年增加860%,可見運費的高低對盈利影響極大,最簡單的計算,上半年每箱盈利只有30.7元,下半年則為258元,主要理由是營運成本固定,不會因運費高低而變動,去年平均每箱營運成本5018元,高於此數的收入,扣除其他支出,利息及稅項便是盈利。
從首季業績粗略推算,預期今年盈利增長應在1倍以上,昨收5.11元,估計PE在14倍至16倍之間,在復蘇中股份可值較高PE,但急升之後,現價已非便宜,此後升勢將會放緩,但曾有注資之說,如實現將帶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