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要做千萬人大都會<br>曾蔭權誇下海口 欲與倫敦紐約齊名

港要做千萬人大都會
曾蔭權誇下海口 欲與倫敦紐約齊名

【本報訊】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1,000萬」的人口願景挑戰英美國際級大城市,他指5年任內會把香港人口大增50萬,催谷至750萬人,長遠更達至1,000萬人,「趁新加坡和上海的市場仍處於地區性層面,我們需要更多人口,提升香港地位,務求與倫敦和紐約齊名。」本港學者指香港天然資源有限,難以容納1,000萬人,又質疑曾蔭權草率訂下人口目標。 記者:白琳

曾蔭權上周四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港府具有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目前不能容許人口老化及萎縮。除了催谷外來移民、教育及投資基建,應有文娛及體育設施配合,正如倫敦西區的劇院及溫布頓,和紐約的百老匯及洋基體育館。
曾[!8F76]權承認難以實現上述願景,但希望任內先把人口增至700至750萬,「足夠人力資源是成功要素,我們需要注入外來新血,特別是內地人才。」

締造條件吸納人才

行政長官辦公室昨書面回覆本報時強調,1,000萬人願景並非政策目標,「長遠而言,香港有條件成為1,000萬人口、有良好生活環境的全球金融中心。」除了鼓勵生育,港府將致力締造條件,吸納外來人才。
統計處03年的人口推算報告指出,本港2012年將有732萬人口,2032年則增至835萬人。該處解釋,此結果根據出生率及死亡率走勢,並假設港府政策不變而推算。
目前倫敦及紐約市分別有750及820萬人口。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人口並非等於競爭力,香港擠迫的居住環境反而令專才卻步,「純粹要數字超英趕美,我覺得佢個決定非常草率。」他又指,新加坡提供「嬰兒花紅」、外傭免稅及買樓折扣等優惠鼓勵生育,台灣也正試行嬰兒花紅,香港的相關政策明顯較弱。

生產總值原地踏步

研究人口政策的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邵一鳴質疑,香港資源有限,平地比例遠低於新加坡,「1,000萬最多係飽和人口,唔係理想人口。就算5年內加50萬,都非常困難。」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出,97回歸以來,本港9成人口增長源自內地移民,但本港人均生產總值卻原地踏步,促請港府增加專才就業機會,「政府都有專才計劃,但係專才都唔嚟,因為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