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15年開始儲蓄<br>儲蓄:供少一半 儲多70%

早15年開始儲蓄
儲蓄:供少一半 儲多70%

年輕人如及早制訂理財策略,就能為日後生活打好根基。不過,年輕人往往誤認為距離退休尚有很長日子,應該活在當下,於是胡亂花費,將儲蓄拋諸腦後,一旦養成錯誤用錢習慣,便會難以補救。相反,越早開始儲蓄及投資計劃,可令你享受到複式利息增長的好處。

假設一位30歲人士每年儲蓄及投資2500元,以每年10厘複息計算,當他到60歲時,將會有接近50萬元。假設另一位15歲人士,每年將2500元儲蓄在銀行戶口中以賺取每年3厘的利息,直至30歲後停止儲蓄,然後投資在每年10厘複息的投資產品中,當他60歲時,將有約85萬元。
前者儲了30年錢,總共付出7.5萬元,後者由於早一點開始儲蓄,只是儲蓄15年(比前者少一半),付出總額僅為37,500元,結果後者累積的資金竟超越前者!
這個例子正好說明,如能及早開始實行儲蓄和投資,便可以相對較少的投資金額達到退休目標。與其在晚年從後追上,不如盡快為將來開始儲蓄及投資,至於如何開始儲蓄投資?

第一步:訂立明確目標

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每月預留金錢作儲蓄和投資就變成生活的約束,但當你訂立了財務及優質人生目標後,一切的行動就變得有意義。你可以設立短期和長期目標,例如在50歲提早退休、10年內完成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甚至5年內置業。

第二步:設定財務預算

儲起每月花費後餘下的金額,並不算是穩定的積蓄。財務預算及儲蓄不應隨意由你的意志左右,相反,一個有系統的財務預算及儲蓄,應包含以下各項:
~設立自動儲蓄或投資計劃,在未動用薪金之前已將款項儲蓄起。
~計算每星期所需支出,然後每星期提款一次。我們往往較少注意小額款項,導致不經意花掉。相反,300、500元較能引起我們注意。每星期提款一次,能強迫我們更加倍小心消費。

第三步:切忌肆意碌卡

對許多年輕人而言,信用卡的方便帶來財務獨立及財務自由。然而,肆意使用信用卡消費,會不自覺地累積巨大數額,最後債務纏身。要有效管核信用卡消費,可嘗試參考以下建議:
~記錄每次以信用卡消費,以免收到月結單時才發現失預算。
~不要撕掉收據,或胡亂將收據放在抽屜內,將收據存放在鞋盒之類地方,便不會消失於眼前。
及早養成良好的財務習慣,可以為將來奠定好根基,特別是在人生的下半場,你將會負上更多的責任和財政上的承諾。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會員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澳洲)潘紀虹

年齡:15歲
每年儲蓄:$2500
每年回報率:3%
儲蓄年期:15年
儲蓄金額:$3.75萬
停止儲蓄後每年回報率:10%
直至60歲共有$85萬

年齡:30歲
每年儲蓄:$2500
每年回報率:10%
儲蓄年期:30年
儲蓄金額:$7.5萬
直至60歲共有$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