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正常好難撞得冧

專家:正常好難撞得冧

【本報訊】本港結構工程師劉志宏指出,任何跨海或跨河大橋的設計都「預咗有船撞」,橋躉被船撞斷,在工程學上是不能接受的事:「一條正常嘅橋好難撞得冧,所有橋躉都有保護設計。」

本港橋躉堅固似起樓

劉志宏以香港東區走廊和青衣橋為例,每條橋躉的水平線位置,都有加厚的石屎躉包圍:「石屎躉唔係一大嚿水泥咁簡單,而係有地基嘅建築物,好似起樓咁堅固。」
青馬大橋更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因為青馬橋根本沒有落水的橋躉。劉志宏說:「青馬橋所有橋躉都係座落喺陸地嘅,每個橋躉都可以抵禦比自己重量過千倍嘅撞擊力。」他續指,橋躉的安全設計不止保護大橋本身,也應考慮船隻安全:「好似以前起喺海面嘅啓德跑道咁,沿海都有霧燈,船隻喺大霧中都可以睇到,唔會撞到。」

內地無統一抗撞標準

有內地專家相信,被撞毀的一段橋躉沒有預計大船經過,可能採用了較低的安全系數。新浪網引述一名姓李的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橋樑專家稱,發生坍塌的部份不屬於主航道,只允許小型的船隻經過。主航道橋躉的抗撞擊系數,要求肯定比輔航道高。
廣東省政府稱九江大橋坍塌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有關運沙船違規操作駛入非主航道。該名北京專家說,全國的橋樑沒有統一的抗撞擊系數要求,內陸河流的抗撞擊系數可能只按照二、三千噸的船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