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回到哈佛,領受學位,接受畢菲特電視訪問,談打工仔和創業的精神。
蓋茨說:無論打工還是合伙,一定要跟從一個有質素的人。選擇老闆,這個人的質素要比自己好,因為這樣才會互相砥礪,從老闆身上,你會學到很多優點,你學到他的優點,你自己也會進步,對老闆也有貢獻。
殖民地時代,香港公務員跟隨的老闆,從麥理浩到彭定康,都是質素很高的人,跟隨這種人,你會學到很多本領。質素高的老闆誇獎你,像「香港的公僕是全世界第一流的隊伍」,雖然繞了一個圈,其實是誇讚自己,但這句話有公信力,即使言不由衷,閣下有了面子,有了面子,往往就有自信,有了自信,潛力發揮出來,即使是第三流,也變成了第一流。
許多打工仔心中看不起老闆,覺得自己的本領比老闆高,其實他上頭這位不是真老闆,只是「上司」。「上司」不一定是打天下奮鬥自成的真老闆,而只是一位受薪的主管。在企業機構之中,他有權使喚你,便成為你的老闆。
這樣的偽「老闆」為什麼他的下屬看不起?因為他只是另一類打工仔。他爬上去靠的是另一段手段。真正的大老闆或許一清二楚,需要他的愚忠和平庸,需要他的吹牛拍馬,不錯,他知道他沒什麼真本事,但他仍然委任他做了你的老闆。
下面的打工仔看不清這一點,由牢騷而生怨憤,由怨憤而生怠惰,最後影響企業的質素和效率。中國人的企業往往有這樣的問題:一家上市公司,員工數千,「老闆」卻不是當初白手興家的那位傳奇人物,而是他起用的二三線的眾「高層」。「高層」往往是太監,「董事局」又是奴才,但不要把這個層次的人事當做老闆,他們只是肥膏,不是肌肉,更不是對體質有建樹的蛋白質營養。
「看不起老闆」成為時尚,因為被你看不起的,不是真老闆,而是所謂的主管與高層。一九九五年,直接跟隨彭定康,跟你的上司是彭定康時代的一個政務主任,是兩回事。一個高質素的人,就像太陽,你只是一顆衞星,繞着他轉,身上折射的是陽光。
但繞着衞星轉的是什麼?只是一群浮游的太空物體。轉動是一動必然,只是企業裏的一圈固定的軌跡,但你不是地球,也不是月亮,你的一半映照不到太陽的光芒,有淪為「太空垃圾」的感覺,今天的官場,許多「公務員」有這樣的怨忿,是可以明白的,因為太陽下山了,而且不再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