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綜藝遊戲節目,後繼比首演的受歡迎程度大減。並非個個都像《獎門人》。
《殘酷一叮》就硬滑稽,主持人未能擦出幽默火花,現場急智不及前朝組合,參賽項目已包裝過度,很假。
當然,電視節目哪個不在「扮」?如《美女廚房》要扮驚、扮失火、扮煮得一團糟……才惹來哄堂大笑。很難相信那些江湖打滾的藝人,會雞手鴨腳又花容失色得像個女童吧?但大家愛看,看後又自覺比她們了得,揶揄一番好開心。
AV女星三級片,欲仙欲死輾轉嬌呼是「扮」。娛樂版男女藝人在高層跟前感恩感動泣不成聲,何嘗沒「扮」的成份?狗仔隊偷拍到照片,部份是當事人或公司自行放料博見報,之後再出來「扮」無辜的。
以為只有娛樂圈才流行「扮嘢」?不,有高級一點的:──清亁隆令以紀曉嵐為首的翰林院士子編纂《四庫全書》,花上十四年,動員數千人。編抄校勘一絲不苟。亁隆帝愛監察,以示認真,但他總能在數千冊籍的頭幾頁或明顯處,找出錯漏和白字。這是「故意」扮錯漏,益顯皇上聖明,水平高。馬上遵循更正,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