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介意食物裏頭有過量的味精?從聽說可樂有解味精功能那天開始!
以你的聰敏,當然猜到我的墮落。可樂是否真有神奇副作用,完全沒有企圖搜索科學根據,一夜間成了「只要信不要問」的虔誠信徒,只因為無端端拾到合心水的雞毛,即刻當手上有了無往不利的令箭。之前心思思想喝這款冷飲,心裏難免產生拉鋸鬥爭,不能阻止眼尾瞄瞄浴室地上不懷好意的磅。那把厚顏無恥自封為良知的內置聲音,不遲不早在耳邊以晚娘口吻吆喝:「睇你肥成咁,仲學乜人飲可樂!」這下好了,一天光晒,光明磊落揚聲反駁:「你唔係背得咁淒涼吖馬,解味精喎。」說時遲那時快,33cl鋁罐裝的飲料,已經咕咕咕灌了一半進喉嚨。實不相瞞,有時為了可以名正言順喝可樂,甚至不惜兜路找味精專門店醫肚,勇往直前雙料自殺。意志如此薄弱,難怪頻頻向國安部拋媚眼,亦不獲醒水的領導賞識,當間諜的崇高志願迄今未曾實現,大概今生咪使旨意,整定抱憾終身。
資料顯示,黑得像墨水的可樂,當初幾乎以綠色上市──我的天,那不就像止咳化痰的藥水,或者一瓶高調招搖的毒藥嗎?不知道營業主任得到高人指點,還是老細破例聽信有時裝觸覺的老婆大人的話,總之懸崖勒馬,決定棄綠從黑。這恐怕是飲食界最明智的抉擇,你能否想像除了物以類聚的碧眼狐狸,誰會大口大口把晶瑩如玉的液體灌落自己個肚?連正名「綠寶」的汽水,也明瞭那隻由黃和藍混出來的顏色不是寶,不敢癲到自視為無價的翡翠,係咁意在商標點綴算數,飲料本身選了可親的橙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