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指數十年盤點 - 陳也

快樂指數十年盤點 - 陳也

回歸十年,市民的快樂指數升得高跌得低,快與不快算是打個平手,追求快樂,依然是未來那個回歸廿周年的「當務之急」。完全快樂手冊未必幫到所有人,正如專家說,最快樂是擁有幸福婚姻,相等於年終加薪83萬。不過婚姻保鮮期有數得計,三五七年後,薪水倒扣,更加慘情。不快樂的人想結婚沖喜,就像借孖展炒A股,風險奇高,不賺反蝕,是投資下下策。
英國華威大學經濟教授奧士華實際得多,說「如果你從窗口望出去,發現都是收入比你低的鄰居,你會感到比較快樂。」論調頗弔詭,不過剛好點出香港過去十年湧現的負資產族的苦況。說穿了,教授只是重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老掉牙道理,便宜莫貪,富貴更加貪唔過,銀主盤到今天依然長賣長有未斷過貨,揀豪宅為鄰,隨時中招。或者,應該問一問住進臨海屏風豪宅屋苑的業主,俯視對面矮你一大截的舊樓群時,心情會不會快樂勁high,興奮過索K?
與朋友共飯、減少工作勤力運動操弗,專家說都是快樂途徑。這些竅門只是替工作狂的高薪族度身訂做,做兩份清潔還踩單車送外賣的單親無綜援家庭,哪裏來的時間閒情與友聚餐,搵教練貼身指導谷六塊腹肌?
快樂到底不是公平選舉,不存在公平公開公正這回事。不要跟人比較快樂,最快樂的是極樂淨土,求神拜佛望菩薩保佑個仔長大似李家公子的你,慢慢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