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終於在第3場變陣,派遣吉遜擔任正選控衞,曉士只能在場邊為隊友打氣,米克布朗教練未必是因為受輿論壓力才作此調動,我認為根本是事實擺在眼前:曉士帶傷上陣勇氣可嘉,但短期內傷勢不會有太大好轉,因此攻守表現卻受影響。
騎士輸在3分球
用吉遜做正選是正確選擇,但可惜只收到一半效果;他的速度較適合看管柏加,令勒邦占士能保留體力。和頭兩場比較,柏加的得分及投射命中率都有下降,吉遜的防守表現可算稱職;但或許在防守付上較多體力或感受到壓力,進攻表現和對上5場比較顯得得失色,同時亦削弱了騎士的板凳實力。
雖然比賽過程不算流暢,但騎士的表現已經可算是3場內最好,防守緊密令馬刺鐵三角都有水準以下的演出,全場拼勁十足。伊古斯卡斯及古登一共搶得30個籃板,整體罰球命中率亦高於平時。不過騎士卻輸在3分球表現,出手19次只入3球,機會一直卻有,惟獨未能把握。
經驗豐富的球隊往往以較平靜的心情面對挑戰,較少負面的心理包袱,把握機會能力亦較好;在比賽末段,占士、華利奧及柏夫奴域卻錯過得分良機。反觀老將保雲成為馬刺的勝利功臣,攻守表現俱佳,其他綠葉球員亦有不俗發揮;現時落後0:3,實在難以想像騎士還可作出甚麼調整。
今年是米高佐敦和柏賓的公牛王朝結束後的第9個球季,對上8年內有4支不同球隊成為總冠軍,風格可概括地歸納於兩大陣營:以超級球星為主導(湖人、熱火),及標榜隊際發揮(馬刺、活塞)。有超級球星的球隊就如一位濃妝艷抹的美女,感覺上較性感,較易取得他人好感;至於馬刺就如一位以素顏示人的女生,其好處需仔細觀察才能發覺。
既然馬刺行將9年內第4次成為總冠軍,自然有其原因;球迷也應認清馬刺是近代最偉大球隊之一的事實。
張丕德
ESPN籃球評述員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二、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