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藝術館斥資近130萬元,邀英國專家建自動恒溫、可承受撞擊及極為通透的玻璃櫃,「款待」《清明上河圖卷》這位「貴賓」,更配合新西蘭運到的柔和燈光效果,讓「她」表現出最佳絕色。
康文署總館長陳承緯說,為免圖卷受損,故宮博物院要求先完成展櫃等工程,藝術館遂邀專家建五個玻璃櫃,玻璃部份可自動升起,待場地佈置完成後才將圖卷小心放入。展櫃玻璃由德國專家製造,每塊玻璃其實都是由三層拼成,不單可承受撞擊,但透光度仍達97度,不會出現反光、倒影等,專廳也會有數名保安人員駐守。
玻璃櫃備恒溫器等,保持溫度於攝氏20至22度,濕度為百分之五十,保存圖卷於最佳狀態。特配的七盞射燈,光度如五支燭光,是欣賞圖畫最佳光度,並能反映出一般燈光下總被扭曲的綠色及藍色。
由於展櫃長達五、六米,故櫃面玻璃需由兩塊接駁而成,但工作人員會利用燈光效果,減低駁口位阻礙欣賞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