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20元豬肉錢惹的禍 - 李平

盡論中國:20元豬肉錢惹的禍 - 李平

廣州市政府決定每月補助低保戶(類似香港綜援戶)20元買豬肉,在當局眼裏的這一德政、善政,竟在網上惹來一片罵聲,讓社會各階層的心態在豬肉價格飆升中顯露無遺。
內地肉、蛋等食品連續兩個月狂升,豬肉價格在上月底突破1997年創下的每公斤20.22元的紀錄,至上周五(8日)升至21.32元,比今年4月25日的17.14元大漲24.5%。

「農民損失補貼在哪?」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中國每人每日平均消費豬肉4盎司(約113克),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僅次於德國。肉價飆升,對市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對政府來說不只是引發通脹、可能加息、影響股市等連串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和政治問題。
其實,豬肉價格的升跌有周期性,受到糧食價格、養豬數量的周期影響,美國如此,中國也如此。只是,中國的豬肉價格暴漲背後多了人禍問題,才令問題複雜化。近兩年內地先後爆發大規模豬鏈球菌、母豬藍耳病等疫情,地方政府在如何公開疫情、協助農民度過難關,如何及時向農民公佈養豬業相關的供求、飼料等訊息,如何預先規劃、保障供應等方面,都是乏善可陳,以致怨聲載道。
廣州補助低保戶豬肉錢引發的不滿可分為兩類:第一類,屬於人比人、氣死人。有的替農民叫屈:「城裏人一叫,政府馬上就給補貼,農民呢?藍豬耳病讓農民損失慘重,補貼在哪?」有的不滿自己所在城市沒有同樣的補貼:「青島為甚麼不發?」「可憐小城市的人們哦!」

「買不起房補貼多少?」

第二類,指摘政府作騷大過實際,調侃發20元不如發兩斤豬肉,更有人聯繫到樓價飆升的問題而質問:「買不起豬肉補貼20元,那買不起房補貼多少呢?」「為甚麼農產品上漲要壓制?為甚麼不壓房價?為甚麼不壓醫療和教育價格?」說穿了,網民的罵聲只是借題發揮,拿豬肉漲價來發洩他們對社會不公的不滿。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