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蠅襲擊40歲男子入院

食肉蠅襲擊40歲男子入院

【本報訊】勿以為食肉蒼蠅只會侵襲沒有活動能力的卧床長者,過去5年本港有35%蠅蛆病患者具有活動能力。最近一名40歲男子的右腿傷口,長有食肉蒼蠅幼蟲須入院治療。醫學界更曾在一名乳癌病人的乳房傷口找到121條幼蟲。醫生提醒市民,必須要把傷口覆蓋,避免吸引食肉蒼蠅。
衞生署昨公佈,1名居於沙頭角40歲男子本月3日感到右腿傷口的痛楚增加,3日後進入北區醫院,醫生在其右腿發現蠅蛆幼蟲,證實他患上蠅蛆病,目前仍在該院留醫。病人本身患有長期病,但行動自如。
蠅蛆病自02年首次在本港發現後,至今已有45宗個案。早期患者主要是居於安老院的卧床長者。由於他們失去活動能力,食肉蒼蠅容易在其口部產卵,導致肌肉組織腐爛及發炎。但近年越來越多患者是具有活動能力。
衞生署數據顯示,在45宗個案中,29人即65%屬卧床病人,其餘16人即35%患者具活動能力。

婦傷口有121條幼蟲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越來越多較為年輕及具活動能力的蠅蛆病患者,估計是患者身上傷口未有妥善處理,被食肉蒼蠅伺機入侵。瑪麗醫院曾治療1名61歲乳癌病人,自行處理右邊乳房傷口時,未有妥善包紮,食肉蒼蠅在乳房產卵。病人入院後須要接受手術清理乳房傷口上的幼蟲,醫生先後在傷口清除多達121條食肉蒼蠅幼蟲。
黃世賢提醒有傷口的患者,必須用紗布覆蓋,並注意環境衞生,尤其居於郊外者,或附近有流浪狗,易有食肉蒼蠅滋生。

本港蠅蛆病個案數目

年份:07年 個案:3宗
年份:06年 個案:15宗
年份:05年 個案:6宗
年份:04年 個案:8宗
年份:03年 個案:9宗
年份:02年 個案:4宗
總數:45宗

資料來源:衞生署

食肉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