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伉儷路過巴黎,帶來一冊《香港味道》。這是他們籌劃經年的巨製,邀約五湖四海新知舊雨,每人挑一款心水食物,兜口兜面食俾佢哋睇,並且細說鍾情的因由。當然由發起人請客,否則不會觸動我貪小便宜的劣根性,第一個選擇是魚翅。接頭的如果是美莉,不把貪心鬼罵個狗血淋頭才怪,但殷厚的阿齋不虞有它,抱歉表示預設的餐牌沒有昂貴菜式,請我另作考慮。那麼燕窩也是無望了,幸好向來嫌鮑魚難於消化,可免則免,要不然還要失望多一次。
他看我六神無主,建議英式下午茶,然而遭不識抬舉的我一口拒絕。這種合該在英京麗池酒店進行的活動,吃的不外是優雅氣氛,全港原先具備這種特色的兩個場地,淺水灣酒店早已變成一堂片廠佈景,殖民地風味蕩然無存;半島茶座不但地皮削去一半,還全盤淪為暴發遊客租界,誰要夾在日韓語交逼、湖南東北口音齊飛的街市環境中,趕頭趕命喝一壺唔嗲唔吊的伯爵或者達爵令?飛沙走石滿目瘡痍,不論什麼喝下去都兌換成「烏龍」。文華不是不好,但向來與正統面左左,充其量是太平館的高貴版,從來不冀望複製皇家咖啡室。這還是改裝前的狀況,踏入唯星巴克是瞻的新時代,恐怕連那一點點不合潮流的嬌矜也自動放棄了吧?
別誤會,我完全不介意約朋友去Cova天南地北,但也僅止於銅鑼灣店,而且最好坐在窗邊。就連這樣,也不覺得合下午茶的格,只不過認為它比新祥興安靜企理而已。白鴿眼不局限於香港,譬如這天與歐陽伉儷歡聚的Laduree,於我不外是家蛋糕做得非常美味的糕餅店,坐在裏頭一個下午,不等於喝了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