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貴姓?」「我姓李王。」為解決內地人口同名同姓問題,中國政府計劃首度容許「雙姓制」,即父親姓李、母親姓王,子女可以姓李王;按照全國現有1,601個姓氏來計算,料此舉可新增128萬雙姓,從此,百家姓、千家姓一躍變成百萬家姓了。
據《西部商報》昨報道,《姓名登記條例(初稿)》(下稱條例),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並下發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組織研修。據報,條例首度對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母姓;並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但不算複姓。換言之,父親姓李,母親姓王,子女可姓李,也可姓王,還可以姓李王(料王李亦可),令中國姓氏制度,在單姓、複姓以上,增加雙姓氏,料此舉可有助解決大姓人口姓名重複問題。
限制字數內容具體用字
其實,雙姓氏在內地不算是新鮮事。據報,有內地機構年前曾在北京、上海、陝西等地所做的隨機抽樣調查發現,在17萬統計人數中,共有姓氏1,133個,當中,有396個是雙姓氏,佔整體姓氏總數的35%,不過,使用雙姓者不多,僅得0.411%,其中,姓李張的最多,但也只得6個。
當局準備容許雙姓制,但與此同時,卻對姓名字數、內容、甚至具體用字,作出種種限制。首先,字數,應當在兩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具體用字方面,條例規定,姓名禁止使用或含有已簡化的繁體字、自造字、外國字、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符號等。
雖然條例沒有明確舉例,哪些字不能作用取名,但可以估計,如「李A」、「趙.com」、「王@」等含有英文字母的名字,都不能使用,不能報戶口。
此外,公安部並在條例中規定,「損害國家或民族尊嚴」、「違背民族良俗」、「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誤解」的內容,都不准入名;至於哪些內容不能取名,有關方面未作詳細解釋。
860萬人為同姓同名煩惱
根據內地網站前年的統計顯示,內地至少有860萬人遇上同名同姓問題,當中引起的身份問題可大可小。舉例說,黑龍江哈爾濱一名24歲男子,因同名同姓,再加上和容貌、筆迹相似,月前被廣州公安當成涉嫌觸犯侵佔罪的通緝犯扣留,差點變成階下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