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廣州《南風窗》雜誌披露,湖北省監利縣縣委書記余日福早前在幹部大會上怒斥:「縣紀委機關現有幹部職工40人,去年總開支竟然達到310萬元,人均近8萬元,其中用於招待的費用近百萬元,人均近3萬元。」消息令輿論嘩然,也令誰來監管紀委腰包的問題再度成為焦點。
收「保護費」黑過黑社會
紀委的全稱是紀律檢查委員會,是中共專責倡廉反貪的機構,其擁有的調查權、處罰權,甚至超乎司法部門。一些地方紀委及官員藉權斂財,腰包鼓起來已不是秘密。湖南省常德、婁底、郴州三個市的紀委書記相繼落馬,原因都是利用查處案件、提拔幹部之機牟利。而近年威風八面的審計部門,也不敢在老虎頭上釘虱乸,只能看着紀委的腰包鼓起來。
監利縣紀委一人一年花費8萬元,腰包裏哪來這麼多錢?一名紀委官員透露了其中的三個途徑:一是財政撥款,一年約50萬元,而且紀委從來沒支付一分錢的辦案費,相關費用都在被查處的單位報銷;二是罰沒返款,紀委全年的罰沒(罰款、沒收款)收入為300萬元左右,通過和財政局「協商」,每年按80%返款(回佣),一年就有240萬元;三是到有關部門去拉贊助費。
一個黨內反貪機構,竟有罰款、沒收他人財物的權力,還可以抽取佣金,更可以向有關部門收「保護費」、報銷辦案費,真的是吃遍紅、白、黑三道,黑過黑社會!當地民眾調侃說:「違紀人員把公家的錢裝到私人腰包,紀委把這筆錢掏出來裝到自己腰包,這就完成了紀律檢查。」
網民:紀委充當遮羞布
人民網、新浪、網易等昨日轉載《南風窗》的報道後,至下午又急急刪除相關文章,顯然是有高層擔心紀委形象受損,而下令各大網站統一行動。不過,仍有網民在新浪網留言譏諷:「哪裏有黑社會組織,哪裏就有公檢法充當保護傘;同樣,哪裏腐敗分子猖獗,哪裏就有紀委充當遮羞布。」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