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吻遭父奪命<br>英橫蠻「名譽殺人」案 女子求自由戀愛惹禍

一吻遭父奪命
英橫蠻「名譽殺人」案 女子求自由戀愛惹禍

因為一個吻,英國20歲女郎貝娜茲.馬赫穆德(BanazMahmod)被殺了,她來自一個伊拉克裔回教家庭,在盲婚啞嫁之下,嫁給一個冷血丈夫,遭日夜毒打和強姦。後來她遇到所愛,在街角相擁一吻,沒料到這一吻,惹來殺機。她的族人用手機拍攝下來,她爸爸感有辱家聲,夥同她叔叔殺親女,在西方社會上演一齣橫蠻「名譽殺人」(honourkilling)悲劇。

貝娜茲一家是伊拉克庫爾德族人,因逃避侯賽因獨裁政權,10歲時舉家移居英國。雖然投奔西方,但爸爸馬赫穆德.馬赫穆德(MahmodMahmod)堅決死守伊斯蘭教規,貝娜茲的姊姊貝克哈勒(Bekhal)穿西方裙子,他都會毒打,被送到寄養家庭。

被拍下吻新男友照父憤怒

貝娜茲17歲那年,被盲婚啞嫁給一個同族男子。但丈夫如同野獸,毒打她,強姦她,她試過上吊自殺,最後逃回在倫敦南部的娘家。嫁夫不從夫,她爸爸馬赫穆德很憤怒。
貝娜茲遇上來自伊朗、比自己年長9歲的庫爾德族人蘇萊曼尼(RahmatSulemani),他是「她的王子」。馬赫穆德知道後更加憤怒,將她關在一間屋內毒打了足足兩周。
但暴力無法淋熄愛火,她返家後又偷偷與男友蘇萊曼尼約會,被族人拍下相擁一吻的照片。爸爸更憤怒,聯同她的叔叔阿里.馬赫穆德(AriMahmod),密謀「名譽殺人」,維護家聲。

多次向警求助 不獲受理

貝娜茲曾多次報警,更列出可能殺她的人的名單。前年大除夕,父親迫她將行李箱搬到祖母家,灌她喝酒、毆打她。她由後門逃走,送到醫院後,男友蘇萊曼尼拍下她親述爸爸想施毒手的影片:「窗簾都拉上,房間漆黑一片,他叫我背對他,但我沒有……」但警方不信她,更沒有拯救她。
後來,貝娜茲被母親與姊妹說服,回家居住。不到一個月後,她的男友蘇萊曼尼遇襲,他逃離險境。兩天後,他找不到貝娜茲。過了三個月後,即去年4月,警方在她叔叔阿里朋友的住所後園發現她的屍體,藏在一個皮箱內,半裸上身,頸上還纏着勒死她的鞋帶。一名30歲的男子承認殺人,警方查出她遇害當天,馬赫穆德和阿里多次通電話,足以證明他們是主謀。警方今年1月拘捕兩人,兩人終於前日(周一)被判謀殺罪成,而五名警員也須接受內部調查。
英國《泰晤士報》/《衛報》

貝娜茲報警及被殺過程

4/12/2005:報警說叔叔要殺她

5/12/2005:警方到訪她家,但她沒有提出控訴

12/12/2005:向警方列出有可能殺她的人的名單

31/12/2005:被爸爸帶到祖母家中欲施毒手,她及時逃脫,再次報警,警方不信

2/1/2006:媽媽及姊妹說服她回家

22/1/2006:男友蘇萊曼尼遇襲,但逃脫

23/1/2006:男友報警,貝娜茲告訴警方她可能被殺,但拒絕到庇護所

24/1/2006:她真的被殺了,警方致電其父查問,但他指女兒外出

25/1/2006:警察登門調查,爸爸承認女兒失蹤,但拒絕報案

26/1/2006:警方將她列為高危失蹤人口

27/1/2006:警方展開全面調查

28/4/2006:警方發現屍體

英國《泰晤士報》

話你知:殺害有婚外性行為女子

所謂「名譽殺人」(honourkilling),是一種古老習俗,指族群內的男性,以維護家族名譽之名,殺害有婚外性行為的女族人,包括慘遭強暴的女性,亦被視為有辱家聲。若不按照家人指示,下嫁指定男子,也有可能遭殺害。2001年,瑞典的庫爾德族少女沙欣德勒(FadimeSahindal),就是因為拒絕按家人安排下嫁一名土耳其男子,遭父親一槍轟死。
名譽殺人的起源無從考究,相信自中世紀時期已經出現,信奉伊斯蘭教或阿拉伯人的基督徒社群都有這種野蠻行為。巴基斯坦是名譽殺人案最多的國家之一,估計去年最少有565名女性因此被殺。
PeaceWomen組織網站/英國《每日郵報》

貝娜茲的父親馬赫穆德,否認殺害女兒,但陪審團裁定他謀殺罪成。 互聯網

貝娜茲的姊姊貝克哈勒,因曾經穿着西式裙子,亦遭叔叔威脅要殺死她。 美聯社

貝娜茲的叔叔阿里,認為姪女另結新歡有辱家聲。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