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宣佈,已獲人民銀行批准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成為在港發行首隻人民幣債券的境內金融機構,搶先另一政策性銀行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市場消息指出,中銀香港(2388)和滙豐將擔任國家開發銀行的安排行,本港銀行和零售投資者均可參與認購。
【本報訊】銀行界人士指出,有意認購人民幣債券的投資者,除了需要具備投資戶口外,亦必須在配售銀行開設或已具備人民幣戶口,作為交收戶口;至於認購債券的方式,將會類似按揭證券公司現時發行零售債券的方法。
進出口行擬兩地發債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進出口銀行亦可望於6月底來港發債20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年期為3年,發債對象更包括內地機構投資者,因此主承銷商除了中銀香港(2388)和滙豐外,亦包括內地證券商中信證券。
本港財資市場人士指出,現時進出口銀行在內地發行的3年期人民幣債券,孳息率約3.5厘,稍後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定價或會參照這水平。
本港銀行界人士估計,進出口銀行有可能同時於中、港兩地發債,在中國發債部份由中信證券擔任主承銷商,對象為機構投資者,發債規模會較大;香港部份則由中銀香港和滙豐擔任主承銷商,對象為擁有人民幣存款的零售客戶。
港支付系統18日試行
金管局昨天與銀行公會旗下人民幣工作小組開會,討論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事宜。
銀行公會秘書許曉暉於會後指出,會議主要討論在清算和操作上的具體安排,零售投資者將可購買在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銀行界人士指出,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將於6月18日試行運作。
另外,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昨天顯著回落,開市中間價大幅回落129點子至7.6785,收報7.6632,較上周五跌82點子。
人民幣滙價連跌三日
自6月7日起至昨天為止,人民幣在三個交易日內回落了387點子;不過,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浮動幅度於5月18日擴闊至0.5%後,中間價持續小幅上升,6月6日更升至7.6398,比5月18日的7.6804,累計上調406個基點。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金融專家譚雅玲分析認為,此次是正常和合理的調整,是人民幣滙率雙向波動的表現。
此外,國內股市近日波動,美元滙價於國際市場偏強,亦造成人民幣滙率近期回落。
另外,中國海關總署公佈,5月貿易順差為22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升73%,亦高於市場預期的18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