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鄉間流行農舍民宿,因為歐盟擴大了,英國的農產品,得不到補貼,英國的牛肉羊肉太貴,競爭不過歐洲,農夫生計緊迫,只有另謀出路,把農舍開放變成民宿,招待四方駕車來的遊客。
在亞洲第三世界國家,農民一旦走上絕路,不是哭哭啼啼的到京城上訪,就是聚眾暴力「起義」。英國不是農民社會,農莊裏工作的人,是農夫(Farmers),不是農民(Peasants),英國的農夫的智商比較高,把農舍改裝成B&B,遊客自己駕車來,跟農主一起摘番茄、餵牛羊,品嚐農家手烹的天然食品。
農舍民宿第一個好處是香港和中國的旅行團去不了。交通不便,只適合三兩友好,一對情侶,拿着地圖,駕車尋訪。沒有旅行團,田園一片清靜,不受噪音污染。投宿的客人,不是「消費者」,有點像一見如故的朋友。農舍地處偏僻,幾乎夜不閉戶,莊主和客人之間,須要有很高的信任,會不會有兇徒上門洗劫,把莊主一家人都綁起來?至今尚未出現過。
西方國家一出現什麼新玩意,從電腦軟件到主題公園,中國人一定一窩蜂的模仿盜竊。英國農舍流行民宿,「點子」很新,中國有八億農民,不如也學一學,開放農村,讓北京上海的小資們,也開着汽車到陝北和貴州,投宿投宿,追尋陶淵明的田園境界如何?
別的都可以抄襲,英國的農舍民宿,如果移植到中國,就像馬克思主義一樣,變成一場農民社會的文化瘟疫──首先到處是母夜叉孫二娘式的黑店,從上海來的海歸小資,如果膽敢學着英國人一樣,一家四口,進門投店,一頓饅頭,裏頭就放了蒙汗藥,一家大小,連夜宰人拆骨,把身上的兩萬元人民幣連同江詩丹頓手錶一起搶光,屍骸剁碎,扔進豬圈當飼料。
當然,中國農民也有純樸善良的,但又輪到中國的遊客「素質差」了。香港的酒店,就試過床下底的地毯,被方方正正地割走一大塊的。英國的農舍開放了,招待一團,第二天清晨,莊主起床,發覺旅行團早就悄悄都跑了。揉揉眼睛,向羊圈裏一看:媽呀,幾百隻羊光脫脫,都像香港美容院剛出來的貴婦狗──羊毛早就漏夜給通通刨光了。